[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洞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31478.5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17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越;黄聪;丁志宇;董增春;吕涛;毛文涛;胡翔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0;E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邵琛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结构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洞门结构,属于隧道技术领域。隧道洞门结构设于隧道的洞门口处,隧道洞门结构包括隧道衬砌结构和洞门端墙,隧道衬砌结构包括仰拱和隧道二衬,仰拱与隧道二衬连接成环;洞门端墙位于隧道二衬的外侧,且洞门端墙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并与隧道二衬相连接;其中,洞门端墙的底部下方设置有扩大基础,扩大基础位于洞门端墙以及仰拱的底部下方。这种隧道洞门结构能够提高隧道的洞门端墙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洞门结构。
背景技术
在隧道运营时,隧道洞门端墙的稳定对行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隧道洞门端墙抗震抗倾覆性能是通过端墙自身的重力、端墙与衬砌环框间增加连接短筋和端墙嵌入边坡中进行加强,在地质较差或者抗震要求高的地区,以上措施也不能保证洞门端墙的稳定,因此现有的洞门端墙的稳定性有待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洞门结构,能够提高隧道的洞门端墙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洞门结构,隧道洞门结构设于隧道的洞门口处,隧道洞门结构包括隧道衬砌结构和洞门端墙,隧道衬砌结构包括仰拱和隧道二衬,仰拱与隧道二衬连接成环;洞门端墙位于隧道二衬的外侧,且洞门端墙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并与隧道二衬相连接;其中,洞门端墙的底部下方设置有扩大基础,扩大基础位于洞门端墙以及仰拱的底部下方。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洞门端墙的底部下方设置有扩大基础,扩大基础可以增强洞门端墙下方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提高洞门端墙的稳定性。并且扩大基础位于洞门端墙以及仰拱的底部下方,即扩大基础覆盖仰拱以及洞门端墙的底部,不仅仅针对于洞门端墙的地基进行加固,还使得仰拱以及洞门端墙下方的地基为一个整体,进一步提高了隧道洞门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大基础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洞门端墙的外侧相齐平。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扩大基础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洞门端墙的外侧相齐平,使得扩大基础在保证对洞门端墙的地基进行加固的前提下,避免浪费扩大基础,控制施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大基础上在洞门端墙的下方预埋有连接筋,连接筋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位于扩大基础内,其另一部分位于洞门端墙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扩大基础上与埋有连接筋,连接筋可以起到连接作用,将扩大基础和洞门端墙连接成为整体,在洞门端墙受到边坡上外部的冲击力时,扩大基础能够给洞门端墙提供抗倾覆的支撑力,从而通过扩大基础来提升洞门端墙的抗震以及抗倾覆性能,进一步提高了洞门端墙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扩大基础与洞门端墙连接为整体后,使得扩大基础和洞门端墙一同将隧道二衬环抱其中,也提高了隧道二衬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筋长度方向的二分之一位于扩大基础内,其另一部分位于洞门端墙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筋长度的一半位于扩大基础内,另一半位于洞门端墙内,即连接筋锚入于扩大基础以及洞门端墙内的长度相等,使得洞门端墙与扩大基础之间的连接强度更为均衡,进而确保洞门端墙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筋的数量为多根,多根连接筋在扩大基础上呈梅花形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有多根连接筋,多根连接筋将扩大基础与洞门端墙连接为整体,确保洞门端墙的稳定性。并且多根连接筋在扩大基础上呈梅花形分布,使得连接筋的分布更为均匀,避免洞门端墙与扩大基础之间出现薄弱部位,确保洞门端墙的受力均衡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筋的形状为一字形、Z字形或波浪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筋为螺纹钢筋。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筋采用为螺纹钢筋,螺纹钢筋与混凝土摩擦力更大,锚固性能更强,使得扩大基础与洞门端墙的整体性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314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