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用足踝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21778.5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0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珠;李琪;孙成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刘源 |
地址: | 10000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用足踝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术用足踝板,包括板状的主体;该主体的两侧面被构造为用于与足底相接触的接触面,和用于调整所述主体姿态位置的工作面;所述工作面具有握把和气泡式的水平仪;所述握把相对于所述主体垂直布置,所述握把为C型握把,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主体;所述水平仪为两个,位于所述主体一侧,并且所述两个水平仪相互轴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借助人体工程学足踝板及一体化把手装置以方便术中操作,同时双水平校准器实现足踝板与底面保持垂直,从而模拟足部受力状态,实现手术过程中更有效地矫正足部生物力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用足踝板。
背景技术
足部疾病如马蹄内翻足、高弓足、扁平足、踝关节炎、踝关节骨折、拇外翻、踝关节韧带损伤等足踝手术过程中往往需要在足底使用足踝板对足部生物力线进行评估。
申请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目前常使用的足踝板多使用金属制备,存在重量较重、高压灭菌不便、无辅助把手、人体工程学设计欠佳、不易确定垂直线等缺点,造成手术过程操作及可用性不佳,影响对足踝外科医师对患者术中足部生物力学的准确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足踝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术用足踝板,包括板状的主体;该主体的两侧面被构造为用于与足底相接触的接触面,和用于调整主体姿态位置的工作面;
工作面具有握把和气泡式的水平仪;握把相对于主体垂直布置,握把为C型握把,两端分别用于连接主体;水平仪为两个,位于主体一侧,并且两个水平仪相互轴对称布置;
握把的中部被构造为握持部;工作面和/或接触面的长边和宽边具有刻度尺;
当手术用足踝板位于足部模拟负重位时,两个水平仪的气泡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
优选地,两个水平仪分别具有基准线,两个水平仪的基准线位于同一水平线;当手术用足踝板位于足部模拟负重位时,两个水平仪的气泡中心分别与所属的水平仪的基准线平齐。
优选地,水平仪可拆卸地与主体相连接。
优选地,工作面具有一对相互轴对称布置的卡槽结构,每组卡槽结构包括卡槽和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卡槽一端,卡槽截面为倒T型;两个水平仪分别具有与卡槽相配合的键。
优选地,主体为立式矩形板结构;C型握把和两个水平仪竖向布置,两个水平仪位于握把下方。
优选地,主体的高度为24-32cm,宽度为16-32cm,厚度为0.8-2cm。
优选地,握持部的径向一侧具有指槽。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术用足踝板,借助人体工程学足踝板及一体化把手装置以方便术中操作,同时双水平校准器实现足踝板与底面保持垂直,从而模拟足部受力状态,实现手术过程中更有效地矫正足部生物力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用足踝板还具有以下优点:
(1)主体和握把使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抗高温及腐蚀功能,可一次性使用或者灭菌后重复使用;
(2)双面长边和短边均标有刻度标识;
(3)足踝板具有多种规格尺寸,可以满足不同足大小及单足或双足手术需求;
(4)水平仪为可拆卸式安装,通过滑动卡槽与足踝板主体底部相连;
(5)作为足踝手术中辅助操作装置,协助医师手术中对足部生物力线的矫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21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磁线生产的收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症监护室方便拆装的氧气管路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