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筒及船及坤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309385.2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5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李延照;王永军;张成杰;朱广朋;荣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信光游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4/22 | 分类号: | B63B34/22;B63B7/08;B63B1/08;B63H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李燕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浮筒及船及坤头,涉及充气船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应用于连接船身作为浮体结构,浮筒整体为变径筒体结构,浮筒的筒体上设置最大外径部;筒体的外径由靠近船头处至最大外径部渐增,由最大外径部至船尾外径渐减;筒体上表面呈水平状,下部及两侧对应最大外径部成弧形渐变结构;筒体对应船尾端部设置圆形内凹的坤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船体的浮筒结构由传统的固定外径改为变径,减少了橡皮艇的水阻;并且在航行中改变了水的分离方向;使船行驶速度得到提升,水花减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船领域,具体为一种浮筒及船及坤头。
背景技术
冲锋舟也称为橡皮艇,其用途非常广泛,如用于近海垂钓、激流娱乐、救灾抢险等均有冲锋舟应用的一席之地。而因为其便于携带、体积小、运动灵活等特点,在救灾抢险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冲锋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自身功能和用途较为简单,即在动力的驱动下于水中前进。对于这一简单的功能如何进一步加以满足实现,如何在确保基本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在同等动力输出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其在水中前进的速度,便是一直加以需要研究的方向。而对于上述问题来说,应用于橡皮艇,如何改进调整浮筒的结构则是直接影响到船体的行进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筒及船及坤头,解决传统浮筒对应船体在水中前进速度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筒,应用于在水中作为浮体结构漂浮移动,浮筒整体为变径筒体结构,浮筒的筒体上设置最大外径部;
筒体的外径由靠近船头处至最大外径部渐增,由所述最大外径部至船尾外径渐减;
所述筒体上表面呈水平状,下部及两侧对应所述最大外径部成弧形渐变结构;
所述筒体对应船尾端部设置圆形内凹的坤头。
优选为,所述坤头形成位于筒体船尾端朝向船头的圆形凹口;
坤头的凹口周部呈弧面平滑过渡;
所述坤头的凹口下部设置有向下的缺口;
以凹口朝向船头一侧的水平深度最大值为a,以缺口朝向船头一侧的水平深度最大值为b,b小于a。
一种船,包括船底及设置在船底周侧的浮筒组,所述浮筒组于船头一侧合拢成一体,浮筒组于船尾一侧设置开口,浮筒组的开口内侧之间设置艉板, 所述浮筒组包括两个对称的筒体,两个所述筒体以船底中轴处的纵截面为镜像面对称设置在船底两侧,两个所述筒体的前端于船头一侧连接成一体,两个所述筒体的尾端之间设置所述艉板;
所述筒体为变径筒体结构,筒体位于船体侧部设置最大外径部;
筒体筒体的外径由船头处至最大外径部的外径渐增,由所述最大外径部至船尾端外径渐减。
所述筒体的最大外径部靠近船尾端,且位于艉板朝向船头的一侧。
所述艉板与浮筒组形成朝向船体内侧的内凹结构,艉板与筒体的尾端之间留有间距。
优选为,所述筒体靠近船头的部分上翘;
所述筒体位于船体一侧至船尾端的侧部上表面呈水平状,下部对应所述最大外径部呈弧形渐变状;
所述筒体位于船体一侧至船尾端侧部的水平两侧对应最大外径部呈弧形渐变状,且水平两侧外径的渐变为对称渐变。
优选为,所述浮筒组的两个筒体尾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坤头;
所述坤头形成位于筒体船尾端朝向船头的圆形凹口;
坤头的凹口周部呈弧面平滑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信光游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信光游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09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粮食储备库密封涂料施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驱离心压缩机用润滑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