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带料中网状件切断贴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300846.X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1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霖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00 |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罗佳龙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带料中 网状 切断 贴合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带料中网状件切断贴合结构,包括带料、支架以及冲裁贴合组件,带料包括支撑基片及多个设置在支撑基片上的网状件,网状件包括发热网及弯折脚,弯折脚的一端与发热网连接,弯折脚的另一端与支撑基片连接,且弯折脚与支撑基片的连接处开设有预切槽;支架用于对应放置在发热网上;冲裁贴合组件包括基台及冲裁贴合柱,基台用于放置带料,基台开设有滑动通道,冲裁贴合柱滑动穿设滑动通道,冲裁贴合柱的端部用于向靠近或远离弯折脚运动,以切断弯折脚与支撑基片的连接处并使弯折脚贴合在支架上。能够针对网状件在被切断时,能够抑制预切槽处产生毛刺以及减轻切断处局部位置发生翘起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断贴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带料中网状件切断贴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也称电子雾化器,其一般包括雾化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油仓模块等,其能够通过雾化模块将油仓模块内的雾化介质进行雾化操作,以产生气溶胶。
针对雾化模块,其一般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网状件,各网状件一般会通过一整片带料,通过冲压机以及设置在冲压机上的冲裁模具进行成型操作,在整片带料上形成一定数量且一个挨着一个排布的网状件,然后通过弯折装置将网状件折弯并贴合在支架上,以完成贴合操作。
然而,传统的弯折装置在切断网状件时,容易导致网状件的切断处所受应力过大,切断处的断面毛刺较多,且应该所受应力过大,切断处局部位置容易发生翘起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针对网状件在被切断时,能够抑制毛刺产生以及减轻切断处局部位置发生翘起问题的基于带料中网状件切断贴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带料中网状件切断贴合结构,包括:
带料,所述带料包括支撑基片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撑基片上的网状件,且所述支撑基片上开设有多个避位窗口,多个所述网状件一一对应容置在所述多个所述避位窗口内;其中,所述网状件包括发热网及弯折脚,所述弯折脚的一端与所述发热网连接,所述弯折脚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基片连接,且所述弯折脚与所述支撑基片的连接处开设有预切槽;
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对应放置在所述发热网上;以及
冲裁贴合组件,所述冲裁贴合组件包括基台及冲裁贴合柱,所述基台用于放置带料,所述基台开设有滑动通道,所述冲裁贴合柱滑动穿设所述滑动通道,所述冲裁贴合柱的端部用于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弯折脚运动,以切断所述弯折脚与所述支撑基片的连接处并使所述弯折脚贴合在所述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切槽为“V”字型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件包括两个弯折脚,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贴合面;
所述冲裁贴合组件设置有两个冲裁贴合柱,每一所述冲裁贴合柱用于将一所述弯折脚对应贴合在一所述贴合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基片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弯折脚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预切槽设置于所述弯折脚与所述连接片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片的宽度小于所述弯折脚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的宽度与所述弯折脚的宽度的比例为1: (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弯折脚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裁贴合柱设置有冲裁贴合端,所述冲裁贴合端用于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弯折脚运动,以切断所述弯折脚与所述支撑基片的连接处并使所述弯折脚贴合在所述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裁贴合端设置有楔面,所述楔面与所述支撑基片之间形成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霖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霖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00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丝带驱动组件和烟丝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山体的生态修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