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AN转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96844.8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23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轩;贾卓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思米(中国)精密机械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2;H01R13/6581;H01R13/502;H01R13/5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2014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an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AN转接器,其中包括:电接触部,电接触部包括电接触部外壳以及设置于电接触部外壳内的导体部,电接触部外壳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电连接口;电接触部外壳进一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接触部外壳与第二电接触部外壳;导体部进一步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分别设置于第一电接触部外壳以及第二电接触部外壳;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LAN转接器设置有一体设置的导体部,省略了LAN转接器在组装时对导体部的焊接作业,提高了组装的效率;且能够避免焊接缺陷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AN转接器。
背景技术
LAN转接器(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用于电缆与外接线缆进行连接,是实现信号传输的物理接口。通过LAN转接器,能够连接住宅、学校、实验室、大学校园或办公大楼等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
现有技术中的LAN转接器,用于传输信号的导体部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导体部以及第二导体部,第一导体部以及第二导体部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不同的支撑外壳。因此,在制造安装过程中,需要对第一导体部以及第二导体部进行焊接。
由于第一导体部以及第二导体部这两个零件的体积较小,从而焊接难度较大,焊接质量较难得到保证,导致第一导体部以及第二导体部容易脱焊,进一步导致产品不良率较高。此外,焊接工艺所耗费的时间及人工成本较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难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在LAN转接器中电接触部的第一导体部以及第二导体部容易脱焊导致良品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AN转接器,包括:电接触部,电接触部包括电接触部外壳以及设置于电接触部外壳内的导体部,电接触部外壳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电连接口;电接触部外壳进一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接触部外壳与第二电接触部外壳;导体部进一步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分别设置于第一电接触部外壳以及第二电接触部外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一体化设置,能够避免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之间脱焊问题,有利于提高导体部的良品率以及延长导体部使用寿命。此外还能够减少对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焊接的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制造成本。
优选地,还包括屏蔽外壳,电接触部设置在屏蔽外壳的内部,屏蔽外壳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插槽部,插槽部用于插头的插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接触部设置于屏蔽外壳的内部,能够通过屏蔽外壳屏蔽外界的干扰电磁波,从而减弱电接触部所受的外部干扰,提高LAN转接器的转接性能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电接触部外壳与第二电接触部外壳可拆装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接触部外壳与第二电接触部外壳可拆装连接,减小将一体设置的导体部装入电接触部外壳的难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还有利于拆装维修,便于零部件替换。
优选地,还包括:主体部,主体部的内周与屏蔽外壳的外周相匹配;紧固螺母,设置在主体部的一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主体部与屏蔽外壳进行安装时,主体部的内周与屏蔽外壳的外周配合,将屏蔽外壳插入主体部的内周所围的空腔内。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主体部的一端,与外部设备进行装配固定。
优选地,LAN转接器还包括防尘塞,防尘塞与插槽部可拆装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LAN转接器在未插入插头时,可以将防尘塞插入插槽部,从而能够避免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电接触部。需要插入插头时,则可以将防尘塞拆下。
优选地,导体部具有引脚,引脚由第一导体部弯折延伸至第二导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思米(中国)精密机械贸易有限公司,未经米思米(中国)精密机械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96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子口结构
- 下一篇:垃圾发电厂自适应运行负荷波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