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湿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96782.0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27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钟达斌;李甫;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7/08;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王运佳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设备 | ||
1.一种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风通道(100),所述入风通道(100)用于接入待处理的介质;
换热除湿通道(200),与所述入风通道(100)连通设置,所述换热除湿通道(200)设置有除湿转轮(1)、循环冷却组件(2),用于使通过的所述介质降温除湿;
再生通道(400),一端接入所述入风通道(100)及所述换热除湿通道(200)间,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除湿通道(200)上所设置所述除湿转轮(1)的再生区,进入所述再生通道(400)的介质经过加热组件(5)升温后,通过所述除湿转轮(1)的再生区,使其除湿能力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除湿通道(200)上还设置有负压驱动件(3),进入所述换热除湿通道(200)的介质经由所述除湿转轮(1)除湿,并在所述负压驱动件(3)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循环冷却组件(2)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组件(2)包括第二表冷器(212)、压缩机(22)、节流阀(23)及冷凝器(24),所述压缩机(22)的输入端与第二表冷器(21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压缩机(22)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器(2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冷凝器(24)的输出端与所述节流阀(2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节流阀(2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表冷器(212)的输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通道(100)包括新风支路(110)及回风支路(120),所述新风支路(110)用于向所述入风通道(100)接入待处理的所述介质,所述回风支路(120)用于与生产车间的回风系统相连接,向所述入风通道(100)导入回风系统回传的所述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支路(110)上设置有第一表冷器(211)及所述除湿转轮(1),所述再生通道(400)串联所述新风支路(110)上所设置的所述除湿转轮(1)的再生区,所述第一表冷器(211)的输入端与所述节流阀(2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表冷器(21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表冷器(212)的输入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5)采用蒸汽升温件,所述蒸汽升温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换热除湿通道(200)及所述新风支路(110)上所设置所述除湿转轮(1)的前端,用于使通过其的所述介质升温。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新风支路(110)上所述第一表冷器(211)后还设置有独立表冷器(4),所述独立表冷器(4)用于对通过的所述介质进行降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支路(110)上还设置有负压驱动件(3),所述负压驱动件(3)用于在所述新风支路(110)处产生负压,使所述介质从所述新风支路(110)入口进入,导向所述换热除湿通道(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除湿通道(200)上还设置有所述独立表冷器(4),所述独立表冷器(4)用于对通过的所述介质进行降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换热除湿通道(200)连通设置的送风通道(300),所述送风通道(300)另一端与车间送风系统相连通,用于将处理完成的所述介质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967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坯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层结构稳定的桥架连接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