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载带张紧的卷材上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81542.3 | 申请日: | 2022-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44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士丹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3/16 | 分类号: | B65H23/16;B65H23/188;B65B61/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黄桥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载带张紧 卷材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载带张紧的卷材上料机构,涉及电子组装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卷载带的放卷组件和用于调节载带张紧度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上设置有舵轮,载带传动时经过舵轮并沿着舵轮传动,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机架上靠近配重块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配重重力的动力组件,本申请中通过动力组件调节配重的重力即调节杠杆的角度来调节舵轮对载带的压力,从而调节载带的张紧度,使得载带在打标二维码时的间距一致。本申请中通过角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杠杆的角度,实现实时检测载带的松紧度,使得载带保持张紧度适中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组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载带张紧的卷材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载带(Carrier Tape)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亦称口袋)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载带上打标二维码,每个芯片对应一个二维码,因此需要将载带先放卷进行打标二维码然后再将载带收卷。在载带放卷的过程中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或太松使得打标的间距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载带张紧度的使得载带的张紧度适中的便于载带张紧的卷材上料机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载带张紧的卷材上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卷载带的放卷组件和用于调节载带张紧度的调节组件,所述放卷组件用于放卷载带,本申请中载带为产品,所述载带是指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亦称口袋)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载带的张紧度,使得载带的张紧度适中,从而使得载带上打标的二维码的间距一致。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上设置有舵轮,载带传动时经过舵轮并沿着舵轮传动,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机架上靠近配重块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配重重力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控制配重块配重的重力,当放卷的载带在传动的过程中过紧时,加大动力组件对杠杆靠近配重块一端的压力,使得杠杆靠近舵轮的一端向上抬起,减少舵轮对载带的压力,直至所述载带的张紧度适中;当放卷的载带在传动的过程中过松时,减少动力组件对杠杆靠近配重块一端的压力,使得杠杆靠近舵轮的一端向下压载带,加大舵轮对载带的压力,直至所述载带的张紧度适中。
本申请中通过动力组件调节杠杆的角度即调节配重的重力来调节舵轮对载带的压力,从而调节载带的张紧度,使得载带在打标二维码时的间距一致。
进一步的是:所述动力组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气缸的驱动轴与杠杆靠近配重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气缸通过调节配重的重力来调节杠杆的角度,从而调节舵轮对载带的压力,从而调节载带的张紧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缸气压大小的比例阀,所述比例阀用于控制气缸气压的大小,即控制气缸驱动轴的伸出量,从而控制气缸对杠杆靠近配重块一端的压力。
进一步的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杠杆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杠杆转动的角度,当角度传感器检测到杠杆靠近舵轮的一端向上旋转时(即载带过松时)发出信号,所述气缸减小对杠杆靠近配重块一端的压力,使得杠杆靠近舵轮的一端向下转动,加大舵轮对载带的压力,直至角度传感器检测到杠杆的角度处于预设的范围内;当角度传感器检测到杠杆靠近舵轮的一端向下旋转时(即载带过紧时)发出信号,所述气缸加大对杠杆靠近配重块一端的压力,使得杠杆靠近舵轮的一端向上转动,减少舵轮对载带的压力,直至角度传感器检测到杠杆的角度处于预设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机架上位于杠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辅助角度传感器检测杠杆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士丹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隆士丹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81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