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凸轮摆杆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77888.6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02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姜华;舒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旭恒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夏健君 |
地址: | 2018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 定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轮摆杆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摆杆、驱动凸轮、复位弹簧、随动轮和固定挡块,所述定位摆杆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第三端头和第四端头,所述第一端头相邻于第二端头和第四端头,所述第二端头相邻于第一端头和第三端头;所述随动轮可转动固定于定位摆杆的第四端头,所述驱动凸轮驱动连接随动轮,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定位摆杆的第三端头,另一端固定在外部设备上,所述复位弹簧始终保持拉伸状态,所述随动轮与驱动凸轮的旋转中心最近时,所述随动轮与驱动凸轮留存间隙,所述固定挡块位于第一端头的移动路径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凸轮摆杆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印刷、包装、物流输送等领域的抓取设备,一般都是多工位作业,要求物料在每个工位上都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在工位间设有传送物料的物料抓取装置,如自动模切机和胶印机上的牙排、多工位链式间歇输送机上的工位盘等,在抓取物料时抓取装置自身先要定位在精确的位置,物料本身在被抓取时也定位在相对精确的位置,这种情况下物料抓取装置在每次抓取物料时二者的相对位置就相同了。物料抓取装置抓住物料移动到下一个工位时再用相同的方式定位物料抓取装置,这样每次被抓取来的物料就会被定位在相同的位置。物料在工位上的生产工艺越复杂、工位之间移动的频次越高,对定位精度的要求越高。
传统的定位方式如图1所示,当抓取装置1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后,定位摆杆2在凸轮3驱动下,定位摆杆2端头推动抓取装置1上的定位零件4,然后压缩弹簧5,抓取装置上的抓取件6和定位零件4固定联接,抓取件6随定位摆杆2端头一同移动到凸轮高位所限定的位置,抓取装置完成定位动作。该机构中还有复位弹簧7和随动轮8,随动轮8一般是轴承或滚轮,同定位摆杆2和驱动凸轮3共同组成凸轮摆杆机构。
上述现有技术的定位精度受驱动凸轮3的外圆精度如同心度、跳动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大,凸轮3的外圆精度较低时,抓取装置的定位精度也会降低,如果需要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必须提高凸轮3的制造精度,增加零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果需要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必须提高凸轮3的制造精度,增加零件成本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凸轮摆杆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凸轮摆杆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摆杆、驱动凸轮、复位弹簧和随动轮,所述凸轮摆杆定位机构还包括固定挡块,所述定位摆杆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第三端头和第四端头,所述第一端头相邻于第二端头和第四端头,所述第二端头相邻于第一端头和第三端头;
所述随动轮可转动固定于定位摆杆的第四端头,所述驱动凸轮可转动连接随动轮,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定位摆杆的第三端头,另一端固定,所述复位弹簧始终保持拉伸状态,所述随动轮与驱动凸轮的旋转中心最近时,所述随动轮与驱动凸轮留存间隙,所述固定挡块位于第一端头的移动路径上。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对定位摆杆旋转中心的最小力矩大于定位装置对定位摆杆旋转中心的力矩。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对定位摆杆旋转中心的力矩方向与第二端头对定位摆杆旋转中心的力矩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对定位摆杆旋转中心的力矩方向与驱动凸轮对定位摆杆旋转中心的力矩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固定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数量至少为2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挡块对定位摆杆旋转中心的力矩方向与复位弹簧对定位摆杆旋转中心的力矩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头与所述固定挡块的接触表面形状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随动轮与驱动凸轮的低位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1-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旭恒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旭恒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77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