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75587.X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1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市庆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02 | 分类号: | B65G59/02;B65G47/90;B29C31/04 |
代理公司: | 山东明宇知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9 | 代理人: | 张永辉 |
地址: | 265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真空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涉及自动上料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与吸塑机,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在放料盒中将片材分开,利用第一、二主动锥齿轮与第一、二从动锥齿轮的啮合,使两个运动块分别在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上移动,通过拨杆将片材推动,配合可升降的放置板,可调整下一次上料时片材的位置,提高了上料效率,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力;通过采用在吸塑机上安装导轨,可以引导已被推出的片材,利用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轮,使得防滑套持续将片材送入工作区域,利用现有的夹紧装置对片材固定,提升了上料时的定位精度,使吸塑成型的效果更加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
背景技术
吸塑成型技术即塑料片(板)材热成型加工技术,是塑料二次加工工业技术中的一种。它不同于注塑,挤出等一次加工工艺,不是针对塑料树脂或颗粒进行加热模塑成型或通过口模同截面连续成型;也不是利用机床,刀具等机械进行加工手段,将一部分塑料材料切削下来,获得需要的形状,尺寸,而是针对塑料片(板)材,进行加热,利用模具,真空或压力使片(板)材变形,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辅以配套工序,实现应用目的,目前,在对片材进行吸塑成型时,需要人工将片材放置在工作台上,再使用夹紧装置固定,但人工上料效率较低,且对片材边角的定位难以把控,为此,提出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对片材进行吸塑成型时,需要人工将片材放置在工作台上,并使用夹紧装置固定,但人工上料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包括箱体与吸塑机,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柱,两个所述液压柱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轴,两个所述活动轴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插接有放料盒,所述放料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隔板,所述放料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箱体相互远离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从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从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运动块,两个所述运动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拨杆,两个所述拨杆均滑动连接于放料盒的内部,两个所述运动块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滑动连接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锥齿轮与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与第一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与第二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于固定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一侧插接有两个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液压柱内壁的底部,利用管道向液压柱的内部注入液油,使放料盒上升,将调整下一次上料时片材的位置,提高上料效率。
优选的,两个所述液压柱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挡圈,所述活动轴滑动连接于挡圈的内部,通过挡圈来限制活动轴的滑动距离。
优选的,所述吸塑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吸塑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利用导轨,可以对片材导向,提升上料的定位精度。
优选的,所述转动轮的一部分外壁凸出吸塑机的顶部,所述转动轮的外壁设有防滑套,利用转动轮外壁的防滑套,可以在拨杆运动后继续让片材向工作区域传送。
优选的,所述吸塑机的内部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吸塑机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加热装置,对片材固定以及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市庆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龙口市庆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755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管道的防堵塞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智能运维自主巡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