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油井下固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68330.1 | 申请日: | 202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4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国彬;贾广涛;石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国彬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朱培杰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油 井下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井下固液分离器。主要解现有的抽油泵防砂筛管间隙大时起不到防砂作用、间隙小时采油效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2)外部设有筛管(3),且筛管(3)所对应的中心管(2)侧壁上开有过液孔(10),中心管(2)下端连接分离器(5),分离器(5)外部设有螺旋叶片(7),分离器(5)外部设有分离器保护套(6),且分离器保护套(6)上端连接在油管(1)上;所述分离器(5)底部连接有液体回收管(8),分离器保护套(6)底部连接有储砂管(9)。该采油井下固液分离器在不降低采收量的同时可以主动排砂,提高了采油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采油井下固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田采油主要采用抽油泵,抽油泵在采油过程中井液中混合的地层砂和压裂砂会随着井液一同抽出,这些沙子经常造成卡泵事故,通常的做法是用筛管防沙。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筛管间隙大时沙子防不住,沙粒进入抽油泵出现卡泵,需要作业修井;间隙小时进入抽油泵液量减小,抽取的井液大幅减少,降低采收量,采油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抽油泵防砂筛管间隙大时起不到防砂作用、间隙小时采油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油井下固液分离器,该采油井下固液分离器在不降低采收量的同时可以主动排砂,提高了采油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油井下固液分离器,包括油管,油管内部设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外部设有筛管,且筛管所对应的中心管侧壁上开有过液孔,中心管下端连接分离器,分离器外部设有螺旋叶片,分离器外部设有分离器保护套,且分离器保护套上端连接在油管上;所述分离器底部连接有液体回收管,分离器保护套底部连接有储砂管。
所述中心管上端外壁上设有台阶,台阶上方的中心管与油管 相连,台阶下方的中心管与油管间形成环腔。
所述液体回收管侧壁上开有进液孔,且液体回收管上底板的中心处向上凸起。
所述筛管由钢丝缠绕而成,且钢丝间有间隙。
所述筛管的钢丝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位于筛管外壁上,顶角位于筛管内壁上。
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角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所述储砂管下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固液分离器在采油过程中实现固液分离,尽可能的避免了砂粒进入抽油泵中而引起卡泵,延长作业周期;同时又减少了筛管堵塞的机率,在增加采收量的同时可以实现主动排砂,提高了采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体回收管的示意图;
图3是井液的流向示意图。
图中1-油管,2-中心管,3-筛管,4-连接头,5-分离器, 6-分离器保护套,7-螺旋叶片,8-液体回收管,9-储砂管,10-过液孔,81-进液孔,8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至图3所示,一种采油井下固液分离器,包括油管1,油管1内部设有中心管2,所述中心管2上端外壁上设有台阶,台阶上方的中心管2与油管1 相连,且二者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台阶下方的中心管2与油管1之间有间隙,形成一个环形腔体。台阶下方的中心管2外部设有筛管3,且筛管3所对应的中心管2侧壁上开有过液孔10,所述筛管3由不锈钢钢丝缠绕而成,且相邻两圈钢丝之间有间隙,此间隙与中心管2上的过液孔10相对,可以对井液进行初步过滤,将大颗粒的砂粒阻挡在筛管3外部。所述筛管3的钢丝截面为横向放置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位于筛管外壁上,顶角位于筛管内壁上,筛管3的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过滤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筛管的间隙被砂子堵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国彬,未经姜国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68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鞋底加工用自动定型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具有耐高温的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