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65878.0 | 申请日: | 2022-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3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美发;龙泓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1/00 | 分类号: | B65G41/00;B65G15/44;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先导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21 | 代理人: | 冷燕燕 |
| 地址: | 561500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粘黏 茶叶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该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防粘黏机构,所述防粘黏机构包括进气扇、挡料网、排风扇、温度处理器、连接块、支撑架和加热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解决了现有的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结构较为单一,防粘黏装置无法根据茶叶的含水量改变加热温度,导致茶叶发生粘粘,茶叶的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
背景技术
茶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通常制作茶叶的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防粘黏处理。
现有的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结构较为单一,防粘黏装置无法根据茶叶的含水量改变加热温度,导致茶叶发生粘粘,茶叶的质量受到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改变加热温度的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防粘黏机构,所述防粘黏机构包括进气扇、挡料网、排风扇、温度处理器、连接块、支撑架和加热网,所述进气扇的外侧设置于箱体的内壁,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挡料网,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排风扇,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温度处理器,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设置有加热网。
为了达到控制茶叶的进入量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侧设置有阀门。
为了达到方便移动板移动减轻对固定板摩擦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
为了达到方便通过拉环带动移动板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为了达到方便通过第一支撑块固定电机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
为了达到方便主动轮带动从轮转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从动轮。
为了达到方便从动轮带动第一辊轴转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辊轴,所述第一辊轴的外侧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侧设置有挡料板。
为了达到方便第二辊轴辅助传送带传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粘黏的茶叶输送机,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的外侧与传送带的内壁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省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65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