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锅底料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62263.2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12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航;任金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创新研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9/83 | 分类号: | B01F29/83;B01F10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锅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锅底料加工装置,包括加工锅体,加工锅体内设置有搅拌构件,所述加工锅体底端设置有支撑座且加工锅体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支撑座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且动力机构与加工锅体传动连接;所述加工锅体顶端可转动连接有锅盖且锅盖与加工锅体之间保持密封状态,锅盖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构件,锅盖上端非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纵向通孔,第一纵向通孔与固定连接在锅盖上端的下料漏斗相连通,下料漏斗顶端设置有可进行开合的密封盖;所述锅盖的外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并通过安装板与地面相连接,安装板与动力机构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锅底料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锅底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火锅底料决定火锅的风味,也是制作火锅最关键的一环。常见的火锅底料有骨头浓汤底料、鱼汤底料、仔鸡汤底料、红油汤底料等。现有技术中火锅底料的生产大多还是依赖于人工手工操作完成的,常用的方式是采用锅体对原料进行加热,并配合操作人员进行不断地搅拌或翻料,使原料充分受热并实现混合;但是火锅底料重量可达十几或数十公斤,并且粘度较大,严重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敞口式锅体进行火锅底料生产操作,其产生的高温蒸汽不断飘散在空气中,严重降低了火锅底料的加热速率,从而影响了火锅底料的生产效率,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火锅底料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火锅底料加工装置,包括加工锅体,加工锅体内设置有搅拌构件,所述加工锅体底端设置有支撑座且加工锅体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支撑座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且动力机构与加工锅体传动连接;所述加工锅体顶端可转动连接有锅盖且锅盖与加工锅体之间保持密封状态,锅盖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构件,锅盖上端非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纵向通孔,第一纵向通孔与固定连接在锅盖上端的下料漏斗相连通,下料漏斗顶端设置有可进行开合的密封盖;所述锅盖的外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并通过安装板与地面相连接,安装板与动力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呈竖置圆管状,支撑座底端与地面相连接,支撑座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缩口凹槽,若干个缩口凹槽沿支撑座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缩口凹槽内设置有滚珠且滚珠可在缩口凹槽内进行转动;所述加工锅体的外周固定套设有固定齿圈,固定齿圈底端端面设置有呈环形状的圆弧凹槽,固定齿圈放置在支撑座顶端,若干个滚珠顶端从缩口凹槽内伸出后与圆弧凹槽内部顶端相接触;所述固定齿圈外侧壁设置有齿牙并通过齿牙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电机、动力齿轮,动力电机与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动力齿轮,动力齿轮与固定齿圈外侧壁的齿牙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锅盖底端呈倒置的锥形状设置,锅盖中心位置下方设置有接水壳体,接水壳体通过固定架与锅盖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构件包括连接杆、搅拌板,搅拌板位于加工锅体内部底端且搅拌板呈圆弧状设置,搅拌板顶端通过连接杆与锅盖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锅体底端呈球面状设置,加工锅体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排料口且排料口内设置有用于对排料口启闭状态进行控制的控制阀;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第二纵向通孔,第二纵向通孔顶端设置有安装接头并通过安装接头与高压管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一侧底端设置有进出缺口,进出缺口底端贯穿支撑座底端端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创新研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创新研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62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