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61904.2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11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骆庆龙;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吉奥冶金地质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3/10;E03F5/10;E03F5/22;E03F3/04;A01G9/02;A01G2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胡石开 |
地址: | 62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生态 修复 治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结构,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结构包括设置于山体斜坡上的格栅系统和为格栅系统中土壤供水的供水系统,山体斜坡上设有沿山体斜坡倾斜方向延伸的泄洪通道,格栅系统的每个格栅单元都设有溢流堰和与泄洪通道连通的溢流通道,格栅单元的水经格栅单元的溢流堰溢流入溢流通道并经溢流通道排至泄洪通道。本实用新型在山体上设置泄洪通道,在格栅单元上增设溢流通道将雨水引入泄洪通道中,避免了山体绿植区域从上到下径流量逐渐累加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抗土壤流失的问题,能够提高山体绿植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结构。
背景技术
山体生态修复是指对土地贫瘠的山体进行绿植再造,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植绿过程中,山体的土地由于附着力低,其水土保持较为困难,尤其是是在雨水冲刷情形下,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而植物整体存活率低。
中国申请专利CN202020027595提供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结构,其在山体下部设置蓄水池蓄水,并以此来浇灌山体上的植物,解决了水流失导致的缺水问题,同时,其利用了一种格栅网结构来防止土壤流失,如图1所示,其在山体斜坡上固定混凝土格栅来阻拦土壤流失,这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山体上部的雨水会沿着斜坡向下流动,且沿着山体斜坡向下其径流量逐渐增大,山体中下部的水土流失情况仍然严重,其抵御雨水冲刷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结构,其在山体上设置泄洪通道,将格栅结构中的雨水横向引流至泄洪通道中,避免了山体绿植区域从上到下径流量逐渐累加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其抗土壤流失的能力,能够提高山体绿植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结构,包括设置于山体斜坡上的格栅系统和为格栅系统中土壤供水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斜坡上设有沿山体斜坡倾斜方向延伸的泄洪通道,所述格栅系统的每个格栅单元都设有溢流堰和与泄洪通道连通的溢流通道,所述格栅单元的水经格栅单元的溢流堰溢流入溢流通道并经溢流通道排至泄洪通道。
优选的,所述格栅单元还设有埋地渗流管,埋地渗流管将斜坡倾斜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格栅单元连通,便于浇灌时水沿山体倾斜方向流动,即上部格栅单元的水进入下部格栅单元;埋地渗流管的入口位于上部格栅单元的溢流堰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埋地渗流管中设有有颗粒物以阻拦土壤,同时增大管道阻力,降低水流量,这均有利于降低土壤流失。颗粒物的种类有很多,可以就地取材,如采用鹅卵石、石子等。
优选的,所述山体斜坡为阶梯型,所述格栅单元设置于阶梯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供水系统包括蓄水池和水泵,水泵用于将蓄水池中水送入山体顶部的格栅单元。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山体上设置泄洪通道,在格栅单元上增设溢流通道将雨水引入泄洪通道中,避免了山体绿植区域从上到下径流量逐渐累加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抗土壤流失的问题,能够提高山体绿植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山体斜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格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吉奥冶金地质工程公司,未经四川吉奥冶金地质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61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分体式智能头盔
- 下一篇:一种高效润滑的矿车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