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蜡铸造用具有搅拌结构的蜡体配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57533.0 | 申请日: | 2022-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77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田希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添翼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27/80 | 分类号: | B01F27/80;B01F27/191;B01F35/83;B01F35/92;B01F35/00 |
| 代理公司: | 辽宁非凡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8 | 代理人: | 李响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用具 搅拌 结构 配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蜡铸造用具有搅拌结构的蜡体配制装置,包括配制箱和检修口,所述配制箱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支撑板、进蜡组件、电机和添加组件,且配制箱的内壁上端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搅拌臂、转轴和搅拌杆,且搅拌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搅拌臂,所述搅拌臂的下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下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检修口设置于配制箱的前侧上端。该脱蜡铸造用具有搅拌结构的蜡体配制装置,可保障混合比例,既满足回收蜡的优化效果又控制了成本,可使蜡原料保持温热,避免因温度过低蜡原料凝固硬化影响搅拌混合的效果,可加速搅拌提高混合搅拌的效率,有利于混合充分均匀,在发生故障时及时对搅拌组件检查维修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蜡体配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脱蜡铸造用具有搅拌结构的蜡体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脱蜡铸造工艺是由古代铸造工艺发展而来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古代工匠就在青铜器的制造中广泛采用了失蜡铸造工艺,现代失蜡铸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无二致,只不过更加复杂精密,脱蜡铸造的蜡体需提前配制完成,配制蜡体的装置为蜡体配制装置。
现有的蜡体配制装置存在无法搅拌的问题,直接的原料混合往往导致蜡体的混合不够均匀,影响蜡体配制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脱蜡铸造用具有搅拌结构的蜡体配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蜡铸造用具有搅拌结构的蜡体配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蜡铸造用具有搅拌结构的蜡体配制装置,包括配制箱和检修口,所述配制箱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支撑板、进蜡组件、电机和添加组件,且配制箱的内壁上端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搅拌臂、转轴和搅拌杆,且搅拌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搅拌臂,所述搅拌臂的下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下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检修口设置于配制箱的前侧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重力传感器,且重力传感器关于支撑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进蜡组件包括进蜡箱、进料口一、电磁阀一和软管一,所述进蜡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一,且进蜡箱的右端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电磁阀一的下端设置有软管一。
进一步的,所述添加组件包括新蜡箱、进料口二、电磁阀二和软管二,所述新蜡箱的上端右侧设置有进料口二,且新蜡箱的左侧下端设置有电磁阀二,所述电磁阀二的下端设置有软管二。
进一步的,所述配制箱的内壁下端设置有保温组件,且保温组件包括导热片、加热箱、加热管和控制器,所述导热片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箱,且加热箱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箱的外侧下端设置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配制箱的前方右侧下端设置有电磁阀三,且配制箱的外侧下端设置有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与搅拌杆为焊接,且搅拌杆关于转轴的中轴线圆周设置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蜡铸造用具有搅拌结构的蜡体配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保障混合比例,避免添加新蜡过多或过少,既满足回收蜡的优化效果又控制了成本,使蜡原料保持温热,避免因温度过低蜡原料凝固硬化影响搅拌混合的效果,对配制箱内的蜡原料加速搅拌混合,提高混合搅拌的效率,有利于回收蜡和新蜡充分均匀的混合,在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通过检修口及时对搅拌组件检查维修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添翼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添翼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57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纺织机组装用轴承套筒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拼装的视觉弯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