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56043.9 | 申请日: | 202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礼;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澳检测(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00 | 分类号: | G01P1/00;G01P1/02;G01P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速计 手持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速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包括与风速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护壳、远离第一护壳的一侧与风速计活动连接有第二护壳,风速计靠近第二护壳的一侧活动连接调节的指环,指环与风速计之间设置有凸台,凸台与风速计活动连接。此装置设计合理,第一护壳与第二护壳将风速计置于两者之间,起到对风速计防护的作用,第一护壳、第二护壳相互靠近,此时形成一个手持支架状结构,操作人员握住第一护壳、第二护壳便可,手掌可全部握持,握持的固定强度好,且不影响风速计面板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速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
背景技术
风速仪顾名思义是测量空气流速的仪器。为了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风速计种类也相对繁多,尤其是迷你式的风速计,结构大小在20cm*10cm左右,整体小巧便于携带,GM618迷你式风速计结构小巧便于携带,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由于整体的结构较小,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果采用抓握式,则会导致手指遮盖操作面板或者误触操作面板,通过手指捏紧式,长时间手指处于发力状态容易造成手指的疲劳感,进而造成风速计脱落的问题,为此,亟需提出改进方案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防护壳对风速计防护的作用,又起到手持支架的作用,整体便于手持,且不影响风速计面板的操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包括与风速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护壳、远离第一护壳的一侧与风速计活动连接有第二护壳,所述风速计靠近第二护壳的一侧活动连接调节的指环,所述指环与风速计之间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风速计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速计包括扇叶,所述第一护壳和第二护壳远离扇叶的一端均对称安装有外套管,所述风速计远离扇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外套管适配的轴杆。
优选的,所述风速计靠近第二护壳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导轨,所述凸台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安装在两个导轨之间的风速计上,所述底座沿着导轨的方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护壳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内径大于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护壳与第二护壳将风速计置于两者之间,起到对风速计防护的作用,第一护壳、第二护壳相互靠近,此时形成一个手持支架状结构,操作人员握住第一护壳、第二护壳便可,手掌可全部握持,握持的固定强度好,且不影响风速计面板的操作;
2、将手指的食指和中指分别穿过上下两个指环内,通过两个手指与指环的辅助,将风速计固定在手指上,避免掉落且不影响面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护壳、第二护壳对风速计防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护壳、第二护壳展开形成手持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环、凸台、底座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速计;2、第一护壳;3、第二护壳;4、指环;5、凸台;6、底座;7、导轨;8、避让孔;9、外套管;10、轴杆;11、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澳检测(惠州)有限公司,未经美澳检测(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56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房门
- 下一篇:一种浇头添加机构及自动煮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