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化成拘束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32938.9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77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闻寅;周雷军;张文豪;叶清;李敏;沈犟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琳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化成 拘束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化成拘束夹具,包括两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侧面开设活动槽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侧安装有可对电池壳体夹持的凸台,所述活动槽内通过气缸安装有升降块,所述支撑座底部的移动块对应卡设在基座顶部滑槽内,所述基座内通过轴承座安装有双向丝杆,两组所述移动块对应螺接在双向丝杆的两个反向螺旋部,所述基座上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通过在支撑座内侧设置凸台结构,该凸台区域主要作用在卷芯对应的壳体上,不受壳体四条棱边影响,化成过程中,拘束工装的凸台区域能够充分束缚卷芯,保证了电池定位稳定性,提高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效果和改善卷芯的界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化成拘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化成拘束夹具。
背景技术
锂电池化成工序对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化成过程中通过注液孔对电池进行负压处理,增加电解液对极片、隔膜的润湿,提高电池界面的一致性;进一步的,电池外部使用拘束工装对电池大面进行一定压力束缚,进一步提高化成过程中电池界面的一致性,同时改善电池大面对应极片膨胀反弹的一致性;对电池的循环寿命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
当前的拘束工装为一张平整面板,与电池壳体的大面在一定压力下接触。然而,为满足裸电芯入壳需求,实际电芯的尺寸是小于电池壳体的尺寸的,如:电池壳体内部尺寸长172mm*厚39mm*高94mm,内部裸电芯的尺寸为长171mm*厚36mm*高87mm;裸电芯与壳体内腔在长度、厚度、高度方向均存在间隙。当前大多电芯为凹电芯设计,该情况下,将拘束夹板与电芯接触后,夹板主要作用在壳体四周棱边,对壳体中心的面作用力小,因此在化成过程中,未充分起到拘束作用,且部分拘束工装夹具在对不同厚度尺寸电池进行固定时,需要拆装夹具结构进行调节,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化成拘束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化成拘束夹具,包括两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侧面开设活动槽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侧安装有可对电池壳体夹持的凸台,所述活动槽内通过气缸安装有升降块,所述支撑座底部的移动块对应卡设在基座顶部滑槽内,所述基座内通过轴承座安装有双向丝杆,两组所述移动块对应螺接在双向丝杆的两个反向螺旋部,所述基座上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凸台的长宽均小于电池壳体内侧的长宽。
优选地,所述气缸的缸身固定在支撑座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升降块内。
优选地,所述凸台外侧通过定位件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对应插设在升降块顶部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移动块的侧壁与基座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双向丝杆端部传动连接有电动机。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安装在其顶部的承载板。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顶部中心处开孔,且其内部设置有吸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锂电池化成拘束夹具,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在支撑座内侧设置凸台结构,该凸台区域主要作用在卷芯对应的壳体上,不受壳体四条棱边影响,化成过程中,拘束工装的凸台区域能够充分束缚卷芯,保证了电池定位稳定性,提高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效果和改善卷芯的界面;
2)凸台通过连接板和定位件与升降块卡接,工作时,可以方便将凸台取下,在对不同尺寸电池进行固定时,方便更换尺寸合适的凸台,从而提高定位效果,操作简便,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3)通过设置轴承座、双向丝杆和电动机等结构组成的传动机构,可以自动对两组移动块的间距进行调节,进而通过两组凸台自动将电池壳体夹紧,能够适应不同宽度尺寸的锂电池定位夹持需求,操作简便,运行合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329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的建筑工程防护支架
- 下一篇:一种北斗GPS双模导航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