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跨度弧形预应力梁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23387.X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06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方万刚;晏义知;韦静林;周家奇;吕兵;韩青芝;陈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0 | 分类号: | E04G11/40;E04G11/48;E04G11/50;E04G13/04;E04G2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玉琦 |
地址: | 1011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弧形 预应力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弧形预应力梁支撑结构,包括:多根第一立杆,多根第一立杆间隔支撑于预应力梁底板的下方,第一立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可调顶托,第一可调顶托包括第一托体、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第一托体的底部与第一立杆可拆连接,第一托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并排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且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的管壁与预应力梁底板抵接;多根水平杆,多根水平杆间隔设置于预应力梁底板的下方,每根水平杆均连接多根第一立杆;扫地杆,连接在多根第一立杆的底部;剪刀撑,安装在第一立杆上。本实用新型可加强立杆与梁底板的连接,避免第一立杆悬空,使得第一立杆对梁底板的支撑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跨度弧形预应力梁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存在架空区域的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大跨度预应力梁因能够减轻自重,承受上部载荷,而被广泛应用。大跨度预应力梁在施工时,需要在梁下方设置支撑结构对梁进行支撑。目前,预应力梁的支撑结构一般通过立杆直接支撑梁板底,但是,立杆的高度不可调节,易存在立杆悬空的情况,导致对梁底板的支撑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度弧形预应力梁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预应力梁的支撑结构中的立杆高度不可调节,易导致立杆悬空,对梁底板的支撑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大跨度弧形预应力梁支撑结构,包括:
多根第一立杆,多根所述第一立杆间隔支撑于预应力梁底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可调顶托,所述第一可调顶托包括第一托体、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所述第一托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立杆可拆连接,所述第一托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钢管和所述第二钢管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钢管和所述第二钢管的管壁与所述预应力梁底板抵接;
多根水平杆,多根所述水平杆间隔设置于所述预应力梁底板的下方,每根所述水平杆均连接多根所述第一立杆;
扫地杆,所述扫地杆连接在多根所述第一立杆的底部;
剪刀撑,所述剪刀撑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杆上。
优选地,所述梁支撑结构还包括龙骨,所述龙骨用于支撑在所述预应力梁底板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龙骨的下侧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二立杆,每根所述第二立杆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可调顶托,所述第二可调顶托的竖直位置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第二可调顶托包括第二托体、第三钢管和第四钢管,所述第二托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立杆可拆连接,所述第二托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三钢管和所述第四钢管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龙骨包括内龙骨和外龙骨,所述内龙骨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木方,所述外龙骨包括所述第三钢管和所述第四钢管,所述第三钢管和所述第四钢管并排抵接在所述内龙骨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剪刀撑包括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其中,所述竖向剪刀撑竖直安装在多根所述第一立杆上;所述水平剪刀撑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杆上。
优选地,所述水平杆和所述扫地杆处各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水平剪刀撑。
优选地,所述水平剪刀撑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网。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梁底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竖向剪刀撑,所述竖向剪刀撑沿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竖向剪刀撑的底端抵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大跨度弧形预应力梁支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23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