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种发酵罐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17693.2 | 申请日: | 2022-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4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逸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2;C12M1/24;C12M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蔡奕杰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种 发酵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体、罐盖、搅拌机构和翻滚机构,罐盖设置在罐体的顶部,且罐盖的顶部固定嵌设有进料管,搅拌机构设置在罐体内,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轴、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罐盖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轴转动的电机,翻滚机构设置在搅拌机构上,罐体的底部圆周均匀固接有三组支撑柱,罐体的底部固定嵌设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进行菌种原料搅拌时更加的均匀、彻底,避免了搅拌过程中上下层的菌种原料流动性较低,从而影响到上下层菌种之间的搅拌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种发酵罐。
背景技术
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生物工程用菌种发酵罐就是用来培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的容器。
如公开号为CN215856044U的专利一种生物工程用菌种发酵罐,针对现有的搅拌不均匀、温度不稳定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外侧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圆筒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固定安装有风杆,所述风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扇叶,所述圆筒内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和多个扇叶相互配合,所述风箱上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内设置有加热丝,本实用新型能够保持温度稳定、搅拌均匀,提高发酵效率,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搅拌叶对菌种原料的搅拌方式单一,菌种原料产生与搅拌叶运动方向相同的涡流,同一层次的菌种原料搅拌程度较高,但在搅拌过程中上下层的菌种原料流动性较低,从而影响到上下层菌种之间的搅拌不均匀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菌种发酵罐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种发酵罐,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体、罐盖、搅拌机构和翻滚机构,所述罐盖设置在罐体的顶部,且罐盖的顶部固定嵌设有进料管,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轴、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在罐盖上,所述驱动轴的底端固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转杆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底部,且第一转杆的底部固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左右两侧底部对称固接有竖杆,各竖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搅拌杆的顶部,所述第二转杆固定连接在第二搅拌杆的底部,且第二转杆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罐体的底部固接有与定位孔转动连接的定位杆,所述罐盖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轴转动的电机,所述翻滚机构设置在搅拌机构上,所述罐体的底部圆周均匀固接有三组支撑柱,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嵌设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罐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罩,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保护罩内的顶部,且电机的输出轴头部固接有驱动齿,所述驱动轴的顶端贯穿到保护罩内并固接有与驱动齿啮合的传动齿。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左右侧壁上均密布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翻滚机构包括传动杆、驱动杆、转动杆和传送带,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在固定杆上,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传动杆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接有转动齿和第一锥形齿,所述罐盖的底部固接有与对应转动齿啮合的齿环,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在第一转杆的侧壁上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驱动杆上固接有与对应第一锥形齿啮合的第二锥形齿,各驱动杆的自由端均固接有驱动轮,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第二转杆的侧壁上并左右对称设置,各转动杆的自由端均固接有转动轮,所述驱动轮与转动轮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且传送带的外表面均匀固接有搅拌叶。
优选的,各所述传送带的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17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