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12643.5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56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原志强;冯兆文;何世伟;陈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孜孜 |
地址: | 528303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模 机构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包括公模、顶针面板及固设于顶针面板下方的顶针底板,公模设置在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的上方,还包括:旋转块,其可转动地设置在顶针底板上;顶针组件,其穿设于公模,顶针组件包括成型针和顶针,成型针穿设于旋转块,顶针套接在成型针上且位于旋转块的上方;限位针,其设置在公模的底部且与旋转块对应设置;在脱模时,旋转块在限位针的作用下带动顶针沿竖直方向移动。在注塑时,成型针首端形成了产品的沉孔结构,通过在成型针外表面套设顶针,在脱模时,利用限位针作用于旋转块,使得顶针向上移动,将产品的沉孔结构顶出,解决了因产品的沉孔结构容易粘附而导致脱模异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橡胶注射成型是一种将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型硫化的生产方法,它的的优点是:虽属间歇操作,但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取消了胚料准备工序,劳动强度小,并且产品质量优异。而塑料注塑是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各种塑料件。
现有的脱模技术一般采用斜顶结构或直顶结构对产品进行脱模,但当产品底部设置有多个沉孔结构时,产品的沉孔结构在脱模的过程中容易粘附在斜顶块/直顶块/仿形镶件上,使得产品粘附在公模上,进而容易导致脱模异常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旨在有效解决因产品的沉孔结构容易粘附而导致脱模异常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模机构,包括公模、顶针面板及固设于所述顶针面板下方的顶针底板,所述公模设置在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顶针底板的上方,还包括:旋转块,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顶针底板上;顶针组件,其穿设于所述公模,所述顶针组件包括成型针和顶针,所述成型针穿设于所述旋转块,所述顶针套接在所述成型针上且位于所述旋转块的上方;限位针,其设置在所述公模的底部且与所述旋转块对应设置;在脱模时,所述旋转块在所述限位针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顶针沿竖直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模机构,在注塑时,成型针首端形成了产品的沉孔结构,通过在成型针外表面套设顶针,在脱模时,利用限位针作用于所述旋转块,使得顶针向上移动,将产品的沉孔结构顶出,有效地解决了因产品的沉孔结构容易粘附而导致脱模异常的问题。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底板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两个固定块和中心轴,两个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中心轴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旋转块通过与所述中心轴套接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成型针穿设于所述顶针面板、所述顶针底板以及所述公模;所述顶针穿设于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公模。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针穿设于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容纳腔。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尾端具有卡位部;在所述顶针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顶针面板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卡位部相抵。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块的下表面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平面位于所述旋转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旋转块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斜面朝右上/左上方向设置;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上方;所述限位针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的正上方。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包括第二平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板,还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脱模机构,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顶针底板的下方,所述成型针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12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下一篇:疫情隔离房用防护服递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