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电组件及手持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01284.3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7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岑亮;杨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恒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6;F21V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嘉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组件 手持 照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组件及手持照明装置,该导电组件包括:筒尾,用于与电源弹性连接;筒身,用于与电路驱动模块电连接,该筒身与筒尾连接以接触导电;至少一个弹性电连接件,该弹性电连接件具有弹性部;该弹性电连接件安装于筒尾中,该筒身朝向筒尾的端面压紧弹性部;或该弹性电连接件安装于筒身中,该筒尾朝向筒身的端面压紧弹性部;通过在导电组件的筒尾和筒身连接接触导电的端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电连接件,筒身与筒尾端面接触时,弹性电连接件的弹性部能够变形与导电端面抵紧;或者,筒身与筒尾非端面接触时(如:手持照明装置跌落、大力碰撞、未完全拧紧等),该弹性电连接件回弹,使得筒身与筒尾能够保持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组件及手持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因常规电池正极、负极分别分布在电池两端,而手电电路驱动模块同时需要正极与负极供电,故使用时,常将电路驱动模块与电池临近一端直接接触,另一端极性则需要通过导电组件(或导线)连接至电路驱动模块端。
现有的筒身导电方式主要通过弹簧(弹性接触)将电传导给导电组件,导电组件通过端面(硬性接触)电连接传导,导电组件再通过弹片(弹性接触)将电传导给电路驱动模块。整个过程中弹性接触可靠性高,接触良好。而筒尾与筒身端面导电为硬性接触,需要通过拧紧螺纹以达到接触良好。
这种方式存在几点不足:1.需要较大力度拧紧保证端面有良好的接触;2.手电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手电跌落、大力碰撞、未完全拧紧等)端面导电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导致黑暗中失去照明,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导电组件及手持照明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满足市场使用发展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电组件及手持照明装置,旨在提高导电组件中筒尾与筒身端面电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
筒尾,用于与电源弹性连接;
筒身,用于与电路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筒身与所述筒尾连接以接触导电;
至少一个弹性电连接件,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具有弹性部;
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筒尾中,所述筒身朝向所述筒尾的端面压紧所述弹性部,以使所述弹性部形变产生弹力并与所述筒身抵紧;或
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筒身中,所述筒尾朝向所述筒身的端面压紧所述弹性部,以使所述弹性部形变产生弹力并与所述筒尾抵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组件中,所述弹性电连接件还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弹性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组件中,所述筒身与所述筒尾连接的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槽中;或
所述筒尾与所述筒身连接的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组件中,所述卡槽的底端延伸有加深孔,所述固定部插设于加深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组件中,所述卡槽为弧形状,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为笔直状,以使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卡槽中时弯曲形变产生回弹力抵紧所述卡槽的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组件中,所述弹性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组件中,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卡槽中时,所述弹性部的顶部高于所述筒尾与所述筒身的接触导电面;所述弹性点连接件的固定部和连接部低于所述筒尾与所述筒身的接触导电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恒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恒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01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支架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内装座椅安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