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串味电热蒸锅的锅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01259.5 | 申请日: | 2022-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6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邓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功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5 | 分类号: | A47J27/05;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余旭辉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味 电热 蒸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串味电热蒸锅的锅体,它包括底座和盛水锅体,盛水锅体设于底座上,盛水锅体的顶部设有开口,盛水锅体内设有下隔板,下隔板将盛水锅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盛水槽,每个盛水槽内设有蒸汽发生装置,下隔板的底端设有过水孔,过水孔连通下隔板两侧的盛水槽。本实用新型的电蒸锅使用时,两个盛水槽内的发热体开始加热,两个盛水槽内的水分别被加热成两股高温水蒸汽,两股高温水蒸汽往上升分别进入到两个蒸汽加热室内,并分别加热蒸汽加热室内的食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加热室与蒸汽加热室分隔,盛水槽与盛水槽分隔,因此,两个蒸汽加热室内的食材之间不会串味,从而提升了食物的蒸煮效果,保证了食物原有的味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蒸锅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串味电热蒸锅的锅体。
背景技术
现有电蒸锅包括盛水锅体和架设在盛水锅体上的多层蒸格,各个蒸格上下垂直叠放,蒸格的底部开设有蒸孔,电热锅产生的蒸汽通过各个蒸格底部的多个蒸孔分别进入相应的蒸格内,进而将蒸格内的食物蒸熟。由于蒸汽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入各个蒸格的,因此在同时蒸煮多种不同的食物时,蒸汽中会混入食物的味道,导致食物汽味混合,进而出现食物串味的问题,影响食物的蒸煮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串味电热蒸锅的锅体,以提升食物的蒸煮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串味电热蒸锅的锅体,包括底座和盛水锅体,所述盛水锅体设于底座上,所述盛水锅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盛水锅体内设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将盛水锅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盛水槽,每个盛水槽内设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下隔板的底端设有过水孔,过水孔连通下隔板两侧的盛水槽。本实用新型的电蒸锅使用时,两个盛水槽内的发热体开始加热,两个盛水槽内的水分别被加热成两股高温水蒸汽,两股高温水蒸汽往上升分别进入到两个蒸汽加热室内,并分别加热蒸汽加热室内的食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加热室与蒸汽加热室分隔,盛水槽与盛水槽分隔,因此,两个蒸汽加热室内的食材之间不会串味,从而提升了食物的蒸煮效果,保证了食物原有的味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下隔板的底端设有过水孔,过水孔连通下隔板两侧的盛水槽,用户可以往单个盛水槽内加水,该盛水槽内的水会通过过水孔自动流动到其他的盛水槽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加水十分方便。
所述下隔板的底端间隔设置有多个过水孔, 过水孔连通下隔板两侧的盛水槽,从而使盛水槽的水能更好、更快地自动流到另一盛水槽内,保证两个盛水槽的水位相同。
所述盛水锅体与下隔板上一体成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低。
所述盛水锅体的内底壁呈中心低、四周高状,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盛水槽的水自动流到另一盛水槽内,而且相邻的两个盛水槽的水位相同,两个盛水槽可以同时加热工作。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发热体、防水密封圈和隔水罩,所述盛水锅体的底壁对应每个盛水槽设有安装孔,所述发热体设于安装孔上,所述防水密封圈设于安装孔与发热体之间,所述安装孔的周缘设有挡水凸环,所述隔水罩安装在盛水锅体内,并罩住发热体,所述隔水罩的底部边缘抵靠在挡水凸环的外侧壁上,所述隔水罩的顶部设有排汽孔,蒸汽通过排汽孔上升出隔水罩。
所述隔水罩的底部边缘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水定位凹槽,所述挡水凸环对应多个进水定位凹槽的位置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凸块,所述进水定位凹槽与定位凸块上下凹凸配合,所述进水定位凹槽与定位凸块之间存在进水间隙,盛水槽内的水会通过进水间隙进入到隔水罩内,从而补充发热体上的水。
所述隔水罩的顶部的四周环形间隔设有多个匀汽孔,蒸汽也通过多个匀汽孔分流之后,排出出隔水罩,盛水槽内的蒸汽更加均匀地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功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功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01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