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01137.6 | 申请日: | 2022-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55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吕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B01D29/01;B01D29/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汪发成 |
| 地址: | 2015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配件 工用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桶体、顶盘、搅拌机构和进料坡,所述顶盘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转动管,且转动管与顶盘的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顶盘顶部的一侧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管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金属桶能够对多个配件进行分开冷却,不仅冷却效率高,而且能够避免先后进入的配件相互混淆,同时通过开启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管和转盘转动,来使空的金属桶旋转至进料坡的下方进行进料,且通过开启电动液压推杆能够带动金属桶上升,使金属桶中的配件上升,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取件,无需工作人员在取件过程中伸入冷却油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的配件来说,加工过程中配件经常需要进行高温处理,或者配件因受到机械作用力如摩擦力,产热较大,因此,及时对配件进行冷却降温,对于保持配件的机械性能至关重要,目前上述配件的冷却大都在冷却油中冷却,比如汽车配件中的一些齿轮,在生产完毕后就要在冷却油中进行冷却。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冷却装置【申请号:CN201820826917.0;公开号:CN208214103U】。这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在工作时,经过加工的机械零件,从汽车配件加工的出料口出料,进入到滑槽板上,并滚落到进料斗中进入到金属网桶中,由于金属网桶侧壁为金属网,因此,金属网桶中充满冷却油,高温的汽车配件被冷却油降温,为了防止油温局部过高,打开驱动电机,第一搅拌轴转动,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第二搅拌轴的下端部与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搅拌杆转动,冷却油被搅动,进而防止局部油温过高,影响对配件的冷却。
上述装置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待冷却的配件进入金属网桶中进行冷却,由于只设置一个金属网桶,需要等待上个配件冷却完毕后,才能够进入下一个待冷却的配件,效率低下,在冷却的过程中,如果有新的需要冷却的配件进入,则很容易与先前进入的配件接触,虽然能够同时对多个配件进行冷却,但在取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很容易搞混淆,将后面未冷却完毕的配件取出,而且在取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手伸入冷却油的内部取出配件,手部容易沾满大量的油污,同时配件在生产完毕后,表面会沾上一点杂质,比如灰尘、金属粒或者成团油污等杂质,这些杂质在冷却的过程中混入冷却油中,影响冷却油的纯净性,冷却油的内部掺入杂质,也会影响导热性,致使冷却效果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其通过设置多个金属桶对配件进行盛放,来对多个配件进行分开冷却,效率更高,而且能够防止先后进入的配件相互混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桶体、顶盘、搅拌机构和进料坡,所述顶盘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转动管,且转动管与顶盘的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顶盘顶部的一侧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管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管的底端栓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栓接有若干个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输出轴栓接有金属桶,所述金属桶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桶体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滤网,所述过滤箱的顶部铰接设置有密封门,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连通有通管,且通管的另一端与桶体的底部相互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另一侧通过连接管连通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出口连通有回流管,且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桶体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支撑台、转杆和搅拌叶,所述转杆的底端与桶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穿过转盘、转动管和顶盘,所述支撑台栓接在顶盘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栓接在支撑台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叶固定在转杆表面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安装有若干个风扇,所述回流管的材质为导热的金属材料。
优选的,所述桶体的一侧栓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与进料坡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吕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吕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01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