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式预防阴极辊损伤的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97317.1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13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狮子;葛赞博;周涛;张义;陈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汉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C25D1/04;C25D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709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凤州镇邓***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预防 阴极 损伤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预防阴极辊损伤的报警装置,包括铜箔生产输送系统以及检测机构、报警机构,所述铜箔生产输送系统由阴极辊、剥离辊、多个导向辊、防氧化机构以及切边机构、收卷辊构成,所述检测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剥离辊的后方、收卷辊的前方,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调节支架、安装板以及检测组件,所述安装板设置在调节支架的上端,所述安装板的侧面通过开设滑槽设置有滑块,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安装架的内侧,所述检测组件由第一光幕传感器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因铜箔边部氧化、防氧化处理不当或切刀异常造成的断箔,而引发的阴极辊损伤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铜箔生产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式预防阴极辊损伤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阴极辊是电解铜箔生产的重要部件,铜离子电沉积在其辊筒式阴极表面而生成电解铜箔,同时辊筒连续旋转做圆周运动,使铜箔能够在其上连续不断生成,连续不断剥离,最终卷制箔材。
但在实际工艺生产中,常因工艺、设备波动,造成箔材撕边、断箔无法正常剥离阴极辊面,并随阴极辊转动进入电解槽,若无及时断电,造成阴极辊电击、损伤,严重影响铜箔质量,轻者停机抛磨处理,重则需返至厂家维修,严重影响生产产量,且维修费用高昂。
传统的撕边、断箔报警装置是在生箔机剥离辊上方的铜箔两侧各增加一个断箔感应装置,一旦发生撕边、断箔将立即触发报警装置,提醒操作人员切断电源,防止阴极辊损伤。
在实际生产运行中,铜箔在剥离阴极辊后,还需经过防氧化工序处理、耳箔裁切,最后再经过导辊引导至收卷辊,该段距离超过阴极辊半周,并且在防氧化处理、耳箔裁切环节,因铜箔边部氧化、设备抖动、切刀故障、切刀损伤等原因,极易发生切边不齐,导致断箔,此时箔材因缺失收卷牵引而无法剥离,断箔感应装置又无法感应到断箔,导致箔材粘连阴极辊面,进入电镀槽,造成阴极辊电击、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预防阴极辊损伤的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式预防阴极辊在收卷辊拉动箔材运动的过程中,当箔材的侧边出现断箔现象时,第一受光器能够快速的接收光线,并使第一指示灯所在的电路连通,发出警报,防止了铜箔在防氧化处理、耳箔裁切环节,因铜箔边部氧化、设备抖动、切刀故障、切刀损伤等原因,发生切边不齐,导致断箔时,箔材因缺失收卷牵引而无法剥离,导致箔材粘连阴极辊面,进入电镀槽,造成阴极辊电击、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光幕传感器、第二光幕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阴极辊;2、剥离辊;3、收卷辊;4、调节支架;5、安装板;6、滑槽;7、滑块;8、安装架;9、第一指示灯;10、连接杆;11、紧固螺母;12、第一投光器;13、第一受光器;14、第二光幕传感器;15、第二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汉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汉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973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