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珠及LED灯条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95287.0 | 申请日: | 2022-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01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芯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4/20 | 分类号: | F21S4/20;F21V19/00;F21V9/00;F21Y103/1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灯珠及LED灯条,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端中部开有焊接槽,所述基板的上端通过焊接槽设置有灯珠结构,所述基板的右端开有组装槽和两个滑轨,所述组装槽和两个滑轨之间相连通,所述基板的上端右部开有两个按压槽,两个所述按压槽分别与两个滑轨相对应,且两个按压槽均与组装槽相连通,所述基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组装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LED灯珠及LED灯条,通过设置灯珠结构和组装结构,使LED灯珠的安装方向不再固定,实现可调节性,使灯珠实现彩色效果,提高LED灯珠的美观性,便于多个灯珠之间的组装连接,在不采用焊接方法的同时保证了灯珠组装的稳定性,减少多个灯珠之间的组装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封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灯珠及LED灯条。
背景技术
LED灯珠就是发光二极管,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LED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LED灯珠是发光二极管,灯条是灯带的另外一种叫法,也是因其形状而得名,就跟中国的象形字一样,常见的灯条有长城灯条、LED灯条、LED软光条以及FPC灯条等。
专利号CN202220219759.9公开了一种LED灯珠及LED灯条,该LED灯珠包括基板、支架碗杯、齐纳二极管以及LED芯片,基板上设置有支架区域,支架碗杯与基板一体化设置,齐纳二极管与基板的表面电性连接,齐纳二极管和支架碗杯均位于所述支架区域内,且支架碗杯覆盖齐纳二极管,支架碗杯内部空心形成一固晶区域,LED芯片位于固晶区域内,本发明提供的LED灯珠,通过支架碗杯覆盖齐纳二极管,即将齐纳二极管内封在支架碗杯中,区别于现有技术,不仅提升了支架碗杯的固晶区域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能够避免齐纳二极管对LED芯片发出的光进行吸收,进而提升了LED灯珠的整体亮度以及LED灯珠的产品良率。
目前,现有的LED灯珠及LED灯条具有以下不足:1、现有的LED直插式灯珠需要将引脚插入基板内进行焊接,现有的灯珠插入方向固定不可调节,且现有的LED灯珠设置有双色灯珠,美观性较弱;2、现有的LED灯珠设置为独立的个体,多个灯珠组装时,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不便于多个灯珠的组装连接,多个灯珠组装的稳固性较弱,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LED灯珠及LED灯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珠,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灯珠插入方向固定不可调节,且现有的LED灯珠设置有双色灯珠,美观性较弱,不便于多个灯珠的组装连接,多个灯珠组装的稳固性较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LED灯珠,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端中部开有焊接槽,所述基板的上端通过焊接槽设置有灯珠结构,所述基板的右端开有组装槽和两个滑轨,所述组装槽和两个滑轨之间相连通,所述基板的上端右部开有两个按压槽,两个所述按压槽分别与两个滑轨相对应,且两个按压槽均与组装槽相连通,所述基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组装结构,所述组装结构的位置与组装槽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下端开有两组插孔,两组所述插孔均与焊接槽内部相通,且两组插孔呈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灯珠结构包括发光芯片,所述发光芯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引脚,所述发光芯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灯珠主体,所述灯珠主体设置为六角型结构,且灯珠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组彩色薄膜,在灯珠与灯条连接时,两个引脚通过插孔可以进行横向插入安装或竖向插入安装,使LED灯珠的安装方向不再固定,实现可调节性,提高LED灯珠的安装范围,在发光芯片上的灯珠主体外表面设置三组彩色薄膜,灯珠主体通过两个引脚插入插孔内安装在灯条上,三组彩色薄膜呈交错分布,增加LED灯珠的多色使用性能。
优选的,所述发光芯片通过焊接槽与基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引脚的位置与两组插孔的位置相对应,三组所述彩色薄膜呈交错分布,使LED灯珠比双色灯珠更高级,且通过引脚安装方向的调节,便于调节灯珠的排列颜色,使灯珠实现彩色效果,提高LED灯珠的美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芯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芯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95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接触网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