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监测火灾的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92481.3 | 申请日: | 2022-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41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孔繁辉;周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繁辉 |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A62C3/02 |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3 | 代理人: | 马英 |
| 地址: | 742500 甘肃省陇南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监测 火灾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报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监测火灾的报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底盘、固定杆和监测构件,所述固定杆和监测构件相连接,且固定杆的底端连接在底盘的顶端;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连接在固定杆外侧的底盘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伸缩杆和监测构件进行电连接以及保护罩可以对监测构件进行遮挡的设计,有利于在火墙处于本装置外侧时,保护罩上升对监测构件进行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可以减少监测构件被灼烧的时间,降低其损坏的概率,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防火的成本,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进行推广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的报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监测火灾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林业防火中,会在每个区域放置火灾报警器,用于对火灾进行监测以及快速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例如公开号为CN202995947U的一种森林火灾探测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有效监控,是不依 赖人工参与判断、森林火灾发现率高、手段先进的森林火灾探测装置,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减少扑火时间和强度,减轻火灾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是此类装置都是需要安装在区域内部,导致在发生火灾时火墙就容易将其包围,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火烧而导致装置损坏,使得后续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拆除更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监测火灾的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监测火灾的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监测火灾的报警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底盘、固定杆和监测构件,所述固定杆和监测构件相连接,且固定杆的底端连接在底盘的顶端;
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连接在固定杆外侧的底盘上,且电动伸缩杆与监测构件电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顶部的输出端连接有保护罩,且保护罩活动套接在固定杆上;
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设置在底盘的底端,采用电动伸缩杆和监测构件进行电连接以及保护罩可以对监测构件进行遮挡的设计,有利于在火墙处于本装置外侧时,保护罩上升对监测构件进行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可以减少监测构件被灼烧的时间,降低其损坏的概率,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防火的成本,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进行推广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且排污口的数量为两个,这样可以使得保护罩在平常收集到雨水或者落叶等杂质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四周皆连接有耐火砖板,且耐火砖板为空心,这样利用空心的耐火砖板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火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开口处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遮挡板上皆开设有缺口,供固定杆穿过,两个所述遮挡板皆通过耐高温的簧片或者弹簧与保护罩的内表面连接,且簧片或者弹簧的数量至少为三个,这样利用遮挡板可以对保护罩的顶端进行保护,减少落叶和树枝等杂质进入到保护罩中。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机构包括存水箱,所述存水箱连接在底盘的底端,且埋入泥土中,所述存水箱外侧设置有输水管,且输水管开口处与地面平齐,所述输水管的顶端开口上可放置有环形栅格架,所述存水箱和输水管的内侧嵌入安装有隔离环套,所述隔离环套将存水箱和输水管的内部贯通,且隔离环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采用存水箱和输水管存水的设计,可以对火焰进行分隔,避免火墙沿着地面燃烧至本装置附近,使得本装置在火灾中处于更加安全的位置,进一步对本装置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存水箱的内表面上均匀连接有导热棒,且导热棒的顶端与底盘进行焊接,这样一方面便于固定杆和底盘的降温,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存水箱的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繁辉,未经孔繁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92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