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高压线圈绕制用的导线导向张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89133.0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94 | 分类号: | H01F41/094;H01F41/082 |
代理公司: | 苏州今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24 | 代理人: | 张佩璇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高压 线圈 绕制用 导线 导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高压线圈绕制用的导线导向张紧装置,其中,包括:支座、设置于支座一侧与线盘竖直对应的入线管、设置于支座另一侧与线圈模具水平对应的出线管、设置于支座表面位于入线管竖直方向上的第一张紧件、设置于支座表面位于出线管水平方向的第二张紧件,以及设置在第一张紧件和第二张紧件之间的定滑轮组;导线从线盘出来依次经过入线管、第一张紧件、定滑轮组、第二张紧件以及出线管,进入线圈模具绕线。本实用新型将导线从线盘引导到线圈模具上,采用定滑轮改变绕线方向,设置有两个张紧件,有效控制导线的张紧,避免线圈绕制过程中线匝排列不齐,有效控制线圈绕制后幅向尺寸,使线圈绕制紧密,提高线圈的绕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变压器高压线圈绕制用的导线导向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的线圈是变压器的核心部件,变压器生产中,导线线圈的绕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线圈绕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运行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变压器高压线圈常采用漆包线绕制。绕线过程就是从线盘上将导线通过自动线圈模具在铁心柱上绕线形成线圈,由于自动线圈模具是卧式的,而线盘则是立放的,因此要求线盘上的导线与线圈上的绕制方向需要一致。由于其绕制方向一致,因此导线经自动线圈模具绕线时处于无张紧状态,绕制出的线圈就会线匝松散、排列不整齐,影响线圈外形尺寸。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会在线圈绕制过程中加入张紧装置,比如中国专利CN212783063U,一种变压器加工用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架体的上端内壁自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定滑轮和导线环,且架体的一侧内壁自左至右依次安置有滑轮组和动滑轮,架体上端的一边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座,支座的内侧设置有卷线筒,卷线筒的上下端分别可分离地插接有第二转盘和第一转盘,架体上端的另一边固定安装有滚筒,滚筒的外侧缠绕有铜线,铜线的端部穿过导线环并依次绕经定滑轮和动滑轮,且铜线的端部穿过滑轮组绕接于卷线筒的外侧。该张紧方式可能会对导线产生磨损,且绕线时可能会不够紧密,导致一些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线圈导线绕线不够紧密以及导线会产生磨损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高压线圈绕制用的导线导向张紧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高压线圈绕制用的导线导向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
设置于所述支座一侧与线盘竖直对应的入线管;
设置于所述支座另一侧与线圈模具水平对应的出线管;
设置于所述支座表面位于所述入线管竖直方向上的第一张紧件;
设置于所述支座表面位于所述出线管水平方向的第二张紧件;
以及,设置在第一张紧件和第二张紧件之间的定滑轮组;
所述导线从线盘出来依次经过所述入线管、所述第一张紧件、所述定滑轮组、所述第二张紧件以及所述出线管,进入线圈模具绕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入线管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出线管为水平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座包括底板、立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管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管顶部的面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线管与所述入线管的结构相同,所述入线管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上的固定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管内的尼龙套,所述尼龙套沿中心轴向设有通线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张紧件与所述第二张紧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张紧件包括通过两蝶形螺母固定在所述面板上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相对面设有毛毡布,所述第二压板与第一压板相对面设有毛毡布,所述导线从上夹板和下夹板中间穿过,通过拧紧或拧松所述蝶形螺母调节对穿过导线矫正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89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