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盘机构及移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83709.2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陆斌;黄钟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19/0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雄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机构 移动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机构及移动机器人,所述底盘机构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设有顶面与侧面;第一雷达与第二雷达,所述第一雷达设置于所述顶面上,所述第二雷达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一雷达与所述第二雷达沿所述底盘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雷达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朝向所述底盘本体的行进方向的一侧面上,由于第一雷达设置于顶面上,第二雷达设置于侧面上,因此通过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的识别作用,能够在空间内扩大底盘机构对障碍物的识别范围和移动机器人的避障范围,从而有利于提高对障碍物的识别效率,降低移动机器人自动运行的安全隐患,提高移动机器人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运输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底盘机构及移动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所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各个领域对机器人技术的落地应用也越来越多,机器人技术也开始快速走向人们的生活中,例如餐厅送餐机器人、咖啡馆机器人、商场导引机器人、宾馆迎宾机器人等。随着移动机器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如何提升机器人安全性,成为未来机器人研发的重要方向。
在现有移动机器人设计中,机器人自动运行时,通过在底盘上设置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进行路径识别和避障,然而现有的移动机器人采用识别避障时,存在识别空间和范围较小的局限性,对过高或过低的障碍无法识别,使得移动机器人在自动运行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底盘机构及移动机器人,能够有效提高避障范围,降低安全隐患。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底盘机构,所述底盘机构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设有顶面与侧面;第一雷达与第二雷达,所述第一雷达设置于所述顶面上,所述第二雷达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一雷达与所述第二雷达沿所述底盘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雷达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朝向所述底盘本体的行进方向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雷达与所述第二雷达分别用于识别障碍物。
上述底盘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底盘机构驱使移动机器人移动,由于第一雷达设置于顶面上,第二雷达设置于侧面上,因此通过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的识别作用,能够在空间内扩大底盘机构对障碍物的识别范围和移动机器人的避障范围,从而有利于提高对障碍物的识别效率,降低移动机器人自动运行的安全隐患,提高移动机器人的工作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雷达工作时设有第一识别区域,所述第一识别区域与所述底盘本体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雷达工作时设有第二识别区域,所述第二识别区域与所述底盘本体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雷达工作时设有第一识别区域,所述第一识别区域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底盘本体的行进方向朝向机器人本体倾斜,且所述第一识别区域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盘本体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5°~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底盘本体的行进方向,所述第一识别区域相对所述底盘本体的中线Z1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相对所述底盘本体的中线Z1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雷达的视场角α1的范围为:240°≤α1≤3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雷达的视场角α2的范围为:170°≤α2≤3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雷达工作时设有第二识别区域,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底盘本体的行进方向远离机器人本体倾斜,且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盘本体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83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腐蚀的异形铜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