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废旧信号线的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83096.2 | 申请日: | 2022-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35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思;林健平;康嘉豪;梁冬冬;黄亚咪;钟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凌道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7/14;B65H54/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李丹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废旧 信号线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废旧信号线的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有对信号线进行收卷的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顶端的收线盘,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板,所述收线盘设置在两组支撑板之间,一组所述支撑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座顶部设有防止信号线甩线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动导轨,所述电动导轨的滑块固定连接有保护底座,所述保护底座顶端设有可进行上下调节的保护盖,解决了信号线的回收抽取过程中存在有,抽动速度过快,信号线无法很好的进行回收,同时抽动速度过快造成信号线甩线,飞线的现象,容易甩伤操作人员的同时也导致信号线回收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废旧信号线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信号线主要是指在电气控制电路中用于传递传感信息与控制信息的线路。信号线往往以多条电缆线构成为一束或多束传输线,也可以是排列在印制板电路中的印制线,随着科技与应用的不断进步,信号线已由金属载体发展为其它载体,如光缆等。不同用途的信号线往往有不同的行业标准,以便于规范化生产与应用。
在电梯信号线的回收抽取过程中存在有,抽动速度过快,信号线无法很好的进行回收,同时抽动速度过快造成信号线甩线,飞线的现象,容易甩伤操作人员的同时也导致信号线回收效率低下。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废旧信号线的回收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废旧信号线的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废旧信号线的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有对信号线进行收卷的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顶端的收线盘,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板,所述收线盘设置在两组支撑板之间,一组所述支撑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座顶部设有防止信号线甩线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表面的电动导轨,所述电动导轨的滑块固定连接有保护底座,所述保护底座顶端设有可进行上下调节的保护盖,所述底座前侧活动连接有可进行前后位移使线缆紧绷的导向轮,通过回收机构中的电机带动收线盘转动对信号线进行回收收卷,利用保护底座和保护盖将线缆进行固定稳固,避免出现信号线出现甩线,导向轮使信号线处于紧绷状态,避免造成信号线在抽动时出现脱落或绕线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侧壁表面的转动座,所述收线盘通过转动座与两组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先后贯穿支撑板和转动座与收线盘固定连接,通过转动座实现收线盘的转动,电机可带动收线盘转动,实现对信号线的回收工作。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前侧壁的升缩板,所述导向轮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端与升缩板固定连接利用升缩板调整导向轮的前后位置,伸缩杆调整导向轮的上下位置,使导向轮和信号线处于紧绷状态,避免信号线因松散而导致脱落或打结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保护底座表面的支撑盒,所述保护盖顶端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丝杆,所述支撑盒顶端开设有与丝杆相适配的螺纹槽孔,所述丝杆通过螺纹槽孔穿过支撑盒,利用支撑盒和丝杆来调整保护盖的高度,使保护底座和保护盖之间可以适配各种不同粗细的信号线,都能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丝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便于转动丝杆。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保护底座左右两侧的卡块,所述升缩板左右内壁均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卡块和卡槽保证在调整保护盖的高度时,对保护盖进行限制,避免保护盖因丝杆的转动发生偏移而无法能与保护底座和信号线贴合。
优选的,所述保护底座和保护盖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凸起,减少接触面积,降低摩擦力,信号线输送的更快捷同时也减少对信号线表皮的摩擦损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凌道工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凌道工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83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苍子油蒸馏设备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纸箱折叠整形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