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位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胸腰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7687.9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9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阎作勤;姜畅;曹渊武;史伯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脊柱 压缩 性骨折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位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胸腰支撑装置,包括可穿戴支具、牵引加压装置;可穿戴支具包括背甲、胸甲、升降装置、可调节固定环;其中胸甲、升降装置、可调节固定环自上而下设置;升降装置为一对长条形的刚性部件,其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一对升降装置通过对应的定位孔固定在胸甲及可调节固定环的两侧;背甲固定设有竖直的刚性导向槽和位于脊柱对应部位的腰型孔;牵引加压装置包括滑块、软垫、加压螺钉;滑块可选地定位于刚性导向槽的不同部位,软垫可固定于背甲内侧脊柱骨折面对应高度处,加压螺钉穿过腰型孔并通过软垫作用在脊柱骨折平面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位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胸腰支撑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脊柱骨折系骨科常见创伤,发生率占骨折的5%~6%,并以胸腰段骨折发生率最高,常可并发脊髓损伤。对于脊柱骨折,治疗原则为解除压迫,纠正畸形,恢复并维持脊柱稳定性。依据Denis三柱理论,当脊柱压缩性骨折中脊柱前柱压缩<I°,脊柱后凸成角<30°所可采取的手法复位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两桌法、双踝悬吊法、攀索叠砖法、垫枕法、攀门拽伸法等。其中如两桌法、双踝悬吊法等通过对胸腰部的过伸挤压产生牵引,在操作时病人多不能耐受和坚持,复位时疼痛加重,并且力线单一,不能因人而异,容易导致复位失败,并发神经损伤。而目前常用的微创手术治疗如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等,虽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麻醉药物使用少等优势,但较为依赖主刀医生经验,存在误伤重要解剖结构风险。
现有技术中,针对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可穿戴支具具有以下两个不足:
1)一般无法准确作用于骨折平面上,因此一般只具有辅助定位的作用,而不具有骨折平面复位的作用;
2)无法提供脊柱的轴向撑开力,不利于骨折部位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位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胸腰支撑装置,通过患者穿戴固定,并准确对准脊柱骨折平面进行牵引;同时可以给予对脊柱保持一定轴向撑开力,可减少患者在适应证范围内的有创治疗,促进患者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快速康复,对现有的脊柱骨折治疗形成补充与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位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胸腰支撑装置,包括可穿戴支具、背甲、牵引加压装置;所述可穿戴支具包括背甲、胸甲5、升降装置1、可调节固定环4;其中胸甲5、升降装置1、可调节固定环4自上而下设置;所述升降装置1为一对长条形的刚性部件,其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一对所述升降装置1通过对应的定位孔固定在胸甲5及可调节固定环4的两侧;所述背甲固定设有竖直的刚性导向槽6和位于脊柱对应部位的腰型孔9;所述牵引加压装置包括滑块7、软垫2、加压螺钉3;所述滑块7可选地定位于刚性导向槽6的不同部位,所述软垫2可固定于背甲内侧脊柱骨折面对应高度处,所述加压螺钉3穿过所述腰型孔9并通过软垫2所述作用在脊柱骨折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胸甲部分材质为硬质(金属材质)以达到前后同时加压的效果,所述升降装置1采用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背甲的主体采用硬质底板材质,背甲两侧外缘各有两个环状设计,可以使魔术扣带穿过,分别绕至胸甲前和腹部前,再绕回背甲另一侧的环,用魔术贴固定。
优选的,所述刚性导向槽6具有一对,等距设置于腰型孔9的两侧,滑块7上设有第一螺孔,采用紧固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旋合将滑块7固定在所述背甲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7中部具有用于与所述加压螺钉3配合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为加压螺钉3提供支撑基础。
优选的,所述软垫2通过魔术贴固定于背甲内侧与滑块7对应的高度处。
优选的,所述胸甲5和可调节固定环4各自内侧面上设有软内衬。
优选的,所述加压螺钉3外部固定套设一个螺钉套8,用于增大加压螺钉的旋转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7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