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梁浇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5354.2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76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勤;杜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G01N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浇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浇筑模具,属于混凝土梁实验试件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所述主体具有向内凹陷的浇筑腔,所述浇筑腔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第一插件包括与滑槽相匹配的第一填充杆,所述第一填充杆能够在滑槽中移动;所述第二插件包括与滑槽相匹配的第二填充杆和开口杆,所述第二填充杆能够在滑槽中移动,所述开口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浇筑腔对称侧的两个第二填充杆相连接;通过向滑槽中插入第一填充杆或第二填充杆,浇筑后可形成混凝土普通梁结构或混凝土开口梁结构,做到“一模多用”,解决了当前混凝土开口梁试件和混凝土梁试件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制作,且制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梁浇筑模具,属于混凝土梁实验试件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弯曲和韧性试验时,需要浇筑混凝土普通梁和混凝土开口梁两种试件。根据SL/T-352-2020和CECS13-2009试验标准,两种试件具有相同的尺寸。
目前混凝土梁试件主要通过混凝土梁模具浇筑制作。对混凝土开口梁试件制作主要由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首先通过混凝土梁模具浇筑成混凝土普通梁,再在需要开口处进行切割;第二种方式则是使用开口梁模具进行制作。第一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使用混凝土梁模具就可制作,但对切割有很高的要求,容易切坏试件,且造成材料的浪费;第二种方式省去切割的麻烦,但实验室一般只配有混凝土梁模具还需另行配备混凝土开口梁模具。
并且两种试件形状不同,不能直接用一个模具浇筑制作。但两种试件具有尺寸相同的特点,同时制作两种试件模具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需要占据较多的地方进行存放模具。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梁浇筑模具,解决了当前混凝土开口梁试件和混凝土梁试件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制作,且制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梁浇筑模具,包括主体、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
所述主体具有向内凹陷的浇筑腔,所述浇筑腔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
所述第一插件包括与滑槽相匹配的第一填充杆,所述第一填充杆数量与滑槽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填充杆能够在滑槽中移动;
所述第二插件包括与滑槽相匹配的第二填充杆和开口杆,所述第二填充杆数量与滑槽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填充杆能够在滑槽中移动,所述开口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浇筑腔对称侧的两个第二填充杆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滑槽的水平截面为T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填充杆与第二填充杆均设有把手,把手便于操作者将第一填充杆或第二填充杆从滑槽中取出。
可选地,所述把手分别与第一填充杆和第二填充杆转动连接,可在完全将第一填充杆或第二填充杆插入滑槽中后转动把手,避免把手对后续混凝土抹平造成干扰。
可选地,所述把手远离主体的一端设有用于限位把手的卡板,所述卡板垂直于把手,可将把手往主体的一侧转动,卡板与主体的侧面进行接触,起到过盈配合的目的,用于限制把手的转动。
可选地,所述滑槽远离浇筑腔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把手的放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5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卡轨式安装形态的微型化FSU
- 下一篇:一种塑料桶生产用转运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