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浸润工艺的验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73307.4 | 申请日: | 2022-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0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G01D21/02;H01M10/48;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63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朱文振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浸润 工艺 验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浸润工艺的验证装置,包括操作箱、加热机构、温度检测机构、重量检测机构;操作箱的内部通过隔热板分隔为至少三个空间,一个空间内不设置加热机构,其余空间内均设置有加热机构;全部空间内均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重量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在验证装置中设置有操作箱、加热机构、温度检测机构、重量检测机构,能够得到最优的浸润参数,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浸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池浸润工艺的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高的模组适配性、较高Pack空间利用率和低制造成本等优势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021年国内电池制造企业开始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预计2022-2027年电池制造企业将释放较大的产能,圆柱电池市场份额将逐渐上升,未来涨势乐观;同时,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对电池单体及系统的能力密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新能源电动车具有高续航能力;2017年《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动力电池未来发展规划,2020年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2025年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
在国家政策及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圆柱电池将以高能量密度为目标,圆柱电池尺寸将向“大”的尺寸方向设计,但圆柱电池由于采用全极耳设计,且极片卷绕阶段卷绕机卷绕张力较大、卷后卷芯径向尺寸大,导致电池浸润效果不佳;浸润工序是电池制造的关键环节,浸润效果直接影响圆柱电池的良品率,也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放电性能、倍率性能等;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公开对浸润工序的参数进行验证以得到最佳的浸润参数来提高浸润效果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浸润工艺的验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浸润效果不佳影响电池性能(包括循环、倍率、快充性能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于电池浸润工艺的验证装置,包括操作箱(1)、加热机构(2)、温度检测机构(3)、重量检测机构(4);所述操作箱(1)的内部通过隔热板(121)分隔为至少三个空间,一个所述空间内不设置加热机构(2),其余所述空间内均设置有加热机构(2);全部所述空间内均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3)、重量检测机构(4)。
有益效果:通过多个空间及加热机构、温度检测机构、重量检测机构的设置,通过加热机构将所在空间调节成同一温度后放入电池进行浸润,控制每个空间的浸润时间,可以得到浸润时间电池浸润效果的影响,通过加热机构将所在空间调节成不同温度后放入电池进行浸润,可以得到浸润温度电池浸润效果的影响,通过多次对比实验得到电池浸润效果最好的温度和时间;以最优浸润时间为定量,以没有设置加热机构的空间为室温对照组,通过加热机构将所在空间调节成不同温度后放入电池进行浸润,通过重量检测机构能够得到浸润温度对电解液的影响;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得到最优的浸润参数,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浸润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冷却机构(5),所述第一冷却机构(5)固定于具有所述加热机构(2)的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5)为风机,所述风机通过固定架(51)固定于具有所述加热机构(2)的空间内,所述风机与所述加热机构(2)固定于不同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冷却机构(6),所述第二冷却机构(6)固定于具有所述加热机构(2)的空间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6)为冷却管。
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冷却机构、第二冷却机构的设置,能够在检测结束后,快速冷却电池表面及内部的温度,降低高温对电解液的影响,能够有效减少电池性能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3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可径向调节的打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