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晶状体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0045.6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99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今;刘军;王天放;张旭斌;王舵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月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晶状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晶状体,包括:支撑环被植入晶状体囊中,将晶状体囊撑开以固定凸透镜;每个人工肌肉的供电端均与无线接收线圈电连接,人工肌肉的一端固定于支撑环的内侧,人工肌肉的另一端固定于凸透镜的外侧边缘上;当人工肌肉的两个电极上有电压时,人工肌肉能够发生弯曲,推拉由凸透镜,使其变厚或变薄从而实现了人工晶状体焦距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晶状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由于晶状体代谢紊乱而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混浊,使得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所阻挡,无法到达视网膜上,从而引起视力下降,形成白内障。白内障患者视力模糊,严重者还可引起致盲。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使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然后将这种乳糜状的晶状体核吸出,但保留晶状体囊。囊膜被保留,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可恢复视力。
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未必“合身”,人工晶状体不像正常人的晶状体那样,可以在睫状肌的作用下改变形状,从而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黄斑部。患者使用人工晶状体后,由于人工晶状体没有调节功能,无法根据需要自动把进入眼睛的光线聚焦在黄斑部,从而造成视觉上的一些不适:如看远视力好,则看近视力差;看近视力好,则看远视力差。
为了使患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远近都有清晰视力,许多制造商研发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即人工晶状体的透镜上有多个不同长度的焦距,这样使得近处和远处的光线在通过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都有部分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但这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在眼内形成多个成像焦点,需要大脑“适应”,患者会有炫光、光晕或者夜视能力差的抱怨。那么这些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本质上也不是可调节的人工晶状体,还不能完全实现眼部正常的调节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晶状体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包括:支撑环,支撑环嵌入无线接收线圈,支撑环用于安装凸透镜;多个人工肌肉,每个人工肌肉的供电端均与无线接收线圈电连接,人工肌肉的一端固定于支撑环的内侧,人工肌肉的另一端固定于凸透镜的外侧边缘上;其中,无线接收线圈用于感应电磁波,得到交流感应电动势,进而引起人工肌肉产生应变力,应变力推动人工晶状体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凸透镜的圆心与支撑环的圆心重合;凸透镜的圆心与支撑环的圆心在同一个平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人工肌肉固定至凸透镜的一端位于凸透镜外侧边缘的切线上。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电路;人工肌肉的供电端通过驱动电路与无线接收线圈电连接;驱动电路用于将交流感应电动势转换为供电电压,供电电压施加至人工肌肉,以引起人工肌肉产生应变力。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包括:整流电路,与无线接收线圈的一端连接,整流电路用于将感应电动势转换为直流电;滤波电路,与整流电路、无线接收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滤波电路用于对直流电滤波;稳压电路,与滤波电路、人工肌肉连接,稳压电路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电进行稳压,得到供电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电路还包括:方向控制电路,与稳压电路及人工肌肉的供电端连接,方向控制电路用于基于供电电压,得到增强的电压信号输出至人工肌肉。
在一实施例中,方向控制电路包括:微分电路,与稳压电路连接,微分电路用于基于供电电压,得到过冲电压;加法器,与微分电路及稳压电路连接,加法器用于将供电电压及过冲电压进行加和后施加至人工肌肉。
在一实施例中,人工肌肉由一层离子交换膜及离子交换膜两侧的金属电极层组成。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环的外层由弹性生物材料构成;弹性生物材料通过包浆的方式将无线接收线圈、驱动电路包围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超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0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