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顶顶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54486.7 | 申请日: | 2022-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5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柴海强;俞高科;耿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科益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夏晓杰 |
| 地址: | 2154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顶顶出结构,包括斜顶块、顶杆、弹簧和导向块,斜顶块的下端延伸设置斜导杆,斜导杆与模芯滑动连接,导向块设置在斜顶块上,顶杆水平滑动设置在导向块和斜顶块上,弹簧套设于顶杆上,利用弹簧驱动顶杆向左移动,模芯上设置连续的第一保持面、第二保持面和导向面,第一保持面与斜导杆平行,第二保持面为竖直平面,导向面为斜面。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斜向移动的斜顶块以及保持相对静止的顶杆与模芯保持面的配合,实现了产品的分布脱模,有效避免产品粘模,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顶杆的前端和末端均设置导向孔,进一步提高了顶杆工作时水平移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顶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针对汽车用灯具用壳体,产品上具有倒扣、筋条等特征,而针对上述结构,正常脱模无法实现,且一次顶出可能造成粘模的风险,因此,需要在模具内额外增加顶出机构,使得产品分步顶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斜顶顶出结构,包括斜顶块、顶杆、弹簧和导向块,所述斜顶块的下端延伸设置斜导杆,所述斜导杆与模芯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斜顶块上,所述顶杆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斜顶块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顶杆上,利用所述弹簧驱动所述顶杆向左移动,所述模芯上设置连续的第一保持面、第二保持面和导向面,所述第一保持面与所述斜导杆平行,所述第二保持面为竖直平面,所述导向面为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上设置贯通的第一导向孔,所述斜顶块上设置第二导向孔,所述顶杆的前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末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所述顶杆的侧壁上轴向凸出设置卡缘,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卡缘和所述斜顶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末端设置配合面和斜导面,所述配合面为竖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孔内设置引导块,所述顶杆的侧壁上轴向凹设导槽。
本实用新型缺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斜向移动的斜顶块以及保持相对静止的顶杆与模芯保持面的配合,实现了产品的分布脱模,有效避免产品粘模,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顶杆的前端和末端均设置导向孔,进一步提高了顶杆工作时水平移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斜顶顶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斜顶顶出结构的顶出时中间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斜顶顶出结构的完全顶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斜顶块,2、顶杆,3、弹簧,4、导向块,8、产品,9、模芯,11、斜导杆,12、第二导向孔,21、卡缘,22、配合面,23、斜导面,24、导槽,41、第一导向孔,42、引导块。91、第一保持面,92、第二保持面,93、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科益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仓科益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54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顶块顶出结构
- 下一篇:一种Molding式全包型接地AC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