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岔浮置板转辙机设备槽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52119.3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69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申琼玉;徐飞虎;俞泉瑜;陆秀芳;孙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E01B7/00;E01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岔 浮置板 转辙机 设备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岔浮置板转辙机设备槽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成型装置包括两个端部U型槽和一个中部U型槽,其中,中部U型槽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端部U型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制作工艺简单,且无需拆除,定位准确,能够进一步加强横向槽的结构强度,提高转辙机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岔浮置板转辙机设备槽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主要由转辙机、连接部分、辙叉及护轨等组成。其中转辙机是指用以可靠地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位置的重要信号基础设备,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道岔浮置板内转辙机由于安装使用要求,转辙机坑底部要低于道岔浮置板的表面,主要给转辙机的拉杆及安装支架等设备预留安装空间,形成三道横向槽(两个端部横向槽和中部横向槽),如图1所示。为了满足道岔浮置板刚度要求,需要在中部横向槽两侧凸台布置外套筒,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凸台宽度较小导致外套筒及岔枕周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进而导致钢筋外露、岔枕松动及可靠性、耐久性降低;
(2)由于开槽处道岔浮置板的厚度减少导致开槽处抗弯、抗剪能力降低进而使得道岔浮置板结构整体强度降低,从而使得该部位道岔浮置板的安全性降低;
(3)由于开槽处道岔浮置板的强度低,导致道岔浮置板顶升高度不能超过10mm,顶升高度过大会造成开槽处混凝土开裂,降低顶升效率。
(4)岔枕采用现场立模浇筑的施工工艺,导致施工精度不高、施工表面不美观及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岔浮置板转辙机设备槽成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岔浮置板转辙机设备槽成型装置,其包括:
两个端部U型槽和一个中部U型槽,其中,中部U型槽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端部U型槽的一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道岔浮置板转辙机设备槽成型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能够实现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快速定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易产生移动,从而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与道岔浮置板成为一体,能够提高凸台处的外套筒周围混凝土强度,有效避免混凝土开裂;
(3)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与道岔浮置板成为一体,能够加强横向槽抗弯、抗剪能力,从而提高横向槽结构的整体强度;
(4)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能够和道岔浮置板一起顶升,每次顶升的高度可达15~20mm,保证横向槽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顶升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抗拉强度提高、延展性和柔韧性较高,从而使转辙机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提高;
(6)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简单、施工效率高,更适用于列车频繁的道岔。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转辙机设备槽平面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道岔浮置板转辙机设备槽成型装置的平面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道岔浮置板转辙机设备槽成型装置的正视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道岔浮置板转辙机设备槽成型装置的轴侧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道岔浮置板转辙机设备槽成型装置的安装方法示意图;
图6示出图5中A-A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52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