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式污染土壤取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45864.5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5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李梦云;刘宏瑞;汪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污染 土壤 取样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式污染土壤取样检测装置。所述取样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设有取样架和土壤检测柜,在取样架上安装取样装置,所述土壤检测柜上设置有土壤检测装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升降板、旋转电机、安装在旋转电机输出端的取样钻杆和取样钻头;所述升降板通过至少两组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在取样架上方,旋转电机置于升降板上,在底板对应取样钻杆的位置开设有取样口;在取样钻杆外部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包括两个弧形半筒,每个弧形半筒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与取样架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在取出土壤样本的第一时间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精准的数据,且取样过程中可以避免取样杆抖动而跑偏位置,导致取样不准或损坏钻取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取样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式污染土壤取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土壤既是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又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重金属元素通过污水灌溉、大气烟尘沉降等途径进入土壤,这些重金属元素因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容易富集,造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此外,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植物吸收、动物富集进行食物链,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巨大隐患,危害公众健康,因此,对污染的土壤进行取样检测,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将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对污染的土壤进行检测时,首先需要获得土壤样品,而现有的土壤取样检测设备,手动操作效率低,成本高,不便移动,不能够一次性获取所需土壤样品,操作及为不便。
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2780032U)公开了一种土壤取样检测设备,该专利技术虽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拆卸,能够快速获取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但是存在不方便移动,采用手工钻取,钻杆没有限位的问题,从而导致不便在复杂的环境下完成取土任务,手工钻取效率底,成本大,钻杆易跑偏损坏部件。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捷式污染土壤取样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捷式污染土壤取样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避免取样过程中,钻杆不会出现偏移导致取样不准的问题,并能达到钻进取样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一种便捷式污染土壤取样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和液压支腿,所述底板上设有取样架和土壤检测柜,在取样架上安装取样装置,所述土壤检测柜上设置有土壤检测装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升降板、旋转电机、安装在旋转电机输出端的取样钻杆和取样钻头,所述取样钻头通过螺纹接头与取样钻杆连接;所述升降板通过至少两组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在取样架上方,旋转电机置于升降板上,在底板对应取样钻杆的位置开设有取样口,所述取样钻杆垂直向下延伸至底板,其端部的取样钻头伸出取样口;在取样钻杆外部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包括两个弧形半筒,每个弧形半筒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与取样架连接,并在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下,两个弧形半筒对接形成一个套在取样钻杆外部的完整套筒或者分开。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样架包括四根支撑杆和连接前后两根相邻支撑杆的连接柱,所述限位套筒的两个弧形半筒对称置于取样钻杆的左右两侧,两根第二电动伸缩杆水平连接在两个弧形半筒的外侧,且另一端固定在对应侧的连接柱中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有四根,分别固定在每根支撑杆的顶部,并与升降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样钻头是由两个半圆筒组成的空心筒体结构,两个半圆筒对接后通过螺纹接头连为一体,并通过螺纹接头与取样钻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为方形板体,所述旋转电机位于升降板的中心位置,在升降板中部设有固定卡槽,在固定卡槽中部对应开设有与电机输出轴匹配的开口,所述旋转电机可拆式安装在固定卡槽内,其输出轴穿过开口伸入取样架中部,并与取样钻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样钻杆包括多根螺纹连接的钻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45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工艺制品涂装装置组件
- 下一篇:空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