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分散式储热环节的供热管网蓄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32689.6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19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鞠浩然;郑立军;马斯鸣;高新勇;王文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唐超文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散 式储热 环节 供热 管网 蓄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分散式储热环节的供热管网蓄热系统,包括:供热管网,所述供热管网包括换热首站、热力站、一次网循环泵、一次网供水管、一次网回水管,所述一次网供水管、所述一次网回水管之间设有热网水旁路,所述热网水旁路上设有蓄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在一次网供水管、一次网回水管之间设置热网水旁路,热网水旁路上设置蓄热装置,在发电低谷时,换热首站与蓄热装置之间形成循环,换热首站的热网水只进入蓄热装置内,蓄热装置进行储热;发电高峰时,换热首站、蓄热装置和热力站之间形成循环,蓄热装置进一步加热热网水,并向用户供热,从而实现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解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中供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分散式储热环节的供热管网蓄热系统。
背景技术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为按时保质实现双碳目标,能源供给侧需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强化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协调运行能力。
为实现风电光伏装机的及时消纳,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压舱石”“稳定器”的热电联产机组需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灵活运行能力,在保障用户侧供热需求的同时,提升机组深度调峰和顶尖峰发电能力,切实解决由于时间、空间或强度上的热能供给与需求间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基于供热管网储热的热电解耦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现有专利《基于热网供回母管串联的管网蓄热系统及其调控方法》(申请号:CN202111626239.6)、《基于热网旁路喷射减压的管网蓄热系统及其调控方法》(申请号:CN202111629309.3)从专业角度给出了供热管网储热的系统设计及系统的具体运行方法。然而,相关技术储热多依赖管网本身,采用供热管网储热需提高供热热水温度,工质长时采用大温差波动运行储热方案会增加管道热应力及热冲击,导致管道运行风险加重,威胁供热安全。
基于以上考虑,本专利拟发明一种基于储热罐储热的供热管网储热系统,采用管网输热、分散式储热的方式实现管网储热,从而支撑热电联产机组热源调峰,提高源网一体化系统运行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散式储热环节的供热管网蓄热系统,所述基于分散式储热环节的供热管网蓄热系统具有分散式储热、降低管网运行温度等特点,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分散式储热环节的供热管网蓄热系统,包括:供热管网,所述供热管网包括换热首站、热力站、一次网循环泵、一次网供水管、一次网回水管,所述换热首站通过所述一次网供水管、一次网回水管与所述热力站的一次网侧连通;所述热力站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一次网循环泵驱动热网水在所述换热首站、所述热力站、所述一次网供水管、所述一次网回水管之间流动,其中,所述一次网供水管、所述一次网回水管之间设有热网水旁路,所述热网水旁路上设有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包括中继泵旁路调节阀、中继泵、分散式储热装置、储热旁路温压流测量仪,所述中继泵的出口与所述储热旁路温压流测量仪的进口相连,所述储热旁路温压流测量仪的出口与所述分散式储热装置的进口相连,所述分散式储热装置的出口分别与所述一次网供水管、所述一次网回水管相连;所述中继泵的进口与出口之间还设有支路,所述支路上设有中继泵旁路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热网水旁路上的中继泵入口隔离阀和中继泵出口隔离阀,所述中继泵入口隔离阀的进口与所述一次网供水管相连,所述中继泵入口隔离阀的出口与所述中继泵的进口相连;所述中继泵的出口与所述中继泵出口隔离阀的进口相连,所述所述中继泵出口隔离阀的出口与所述储热旁路温压流测量仪的进口相连;所述支路设置于所述中继泵入口隔离阀的进口和所述中继泵出口隔离阀的出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32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窑用低导热硅莫红砖的砌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方位任意安装的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