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秧苗打入田里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29694.1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85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承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耐保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倚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2 | 代理人: | 钟火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秧苗 打入 田里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秧苗打入田里的结构,包括若干中空管,设置在中空管正上方的压盖以及控制压盖盖合在中空管顶部的升降机构,中空管为喇叭状结构,中空管的底部小、顶部大,压盖位于夹紧机构上方且连接有气管,秧苗放置在中空管内后,升降机构控制压盖与中空管盖合,气管内的气压将中空管内的秧苗打入田间。它的优点是秧苗放入中空管内,升降机构控制压盖与中空管盖合,气管内的气压将中空管内的秧苗打入田间。因此秧苗可以牢固的插入泥土内,防止秧苗漂浮在水面,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抛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将秧苗打入田里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各种抛秧机,抛秧机将秧苗抛入田里面,当田里面水比较深的时候,一些秧苗可能浮在水面,秧苗的根部没有抛入泥土中,影响秧苗的成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将秧苗打入田里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将秧苗打入田里的结构,包括若干中空管,设置在中空管正上方的压盖以及控制压盖盖合在中空管顶部的升降机构,所述中空管为喇叭状结构,所述中空管的底部小、顶部大,所述压盖位于夹紧机构上方且连接有气管,秧苗放置在中空管内后,升降机构控制压盖与中空管盖合,所述气管内的气压将中空管内的秧苗打入田间。
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压盖的四周设有密封圈,压盖与中空管盖合后,压盖与中空管盖合处密封。
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气管连接有气泵,气泵与气管之间设有气阀,所述气泵向气管内泵气。
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用于将秧苗打入田里的结构还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与中空管数量相等,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将秧苗夹紧并放入中空管内。
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夹紧机构为电磁夹。
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或者电缸。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秧苗放入中空管内,升降机构控制压盖与中空管盖合,气管内的气压将中空管内的秧苗打入田间。因此秧苗可以牢固的插入泥土内,防止秧苗漂浮在水面,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将秧苗打入田里的结构,包括若干中空管11,设置在中空管11正上方的压盖12以及控制压盖12盖合在中空管11顶部的升降机构13,所述中空管11为喇叭状结构,所述中空管11的底部小、顶部大,所述压盖12位于夹紧机构15上方且连接有气管14,秧苗放置在中空管11内后,升降机构13控制压盖12与中空管11盖合,所述气管14内的气压将中空管11内的秧苗打入田间。
如图1所示,秧苗放入中空管11内,升降机构13控制压盖12与中空管11盖合,气管14内的气压将中空管11内的秧苗打入田间。因此秧苗可以牢固的插入泥土内,防止秧苗漂浮在水面,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如图1所示,所述压盖12的四周设有密封圈,压盖12与中空管11盖合后,压盖12与中空管11盖合处密封。压盖12与中空管11盖合处密封,防止漏气,增压秧苗打出的速度。秧苗可以牢固的插入泥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耐保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耐保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29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平的铝单板幕墙
- 下一篇:一种角码位置可调节的铝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