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28953.9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64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喀什聚力扬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刘冉 |
地址: | 84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经***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飞行 保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保护结构,包括无人机以及机体顶部的四组旋翼,所述无人机的底部焊接有两组支板,所述旋翼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壁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防护框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板。该无人机飞行防撞保护结构,通过设置的防护框,实现了该装置的防护功能,使无人机在室外发生碰撞时,能避免旋翼损坏的情况发生,且防护框能阻挡树叶旋进在森林飞行的旋翼内,防止无人机失控,通过设置的缓冲垫,使防护框与外部物件磕碰后能够进行缓冲,减少对旋翼的影响,使旋翼依旧能保持旋转状态,便于工作人员调整无人机的飞行位置,使无人机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现有的无人机防撞保护结构一般为了保护无人机飞行时不受损伤,但现有的无人机旋翼上并未设置任何防护装置,室外飞行时发生碰撞容易导致旋翼损坏,并且对于森林中飞行时,落叶或枝叶与旋翼接触时容易导致旋翼损坏,继而可能导致无人机失控或者坠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保护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保护结构,包括无人机以及机体顶部的四组旋翼,所述无人机的底部焊接有两组支板,所述旋翼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壁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防护框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板,所述防护框的外表面粘贴有两组缓冲垫,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下表面焊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外表面焊接有承载筒,所述承载筒下表面的中心处插设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板套在旋翼底部的支撑柱处,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大小与第一防护板的大小相同。
优选的,两组所述缓冲垫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防护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加固板为直角三角板,所述加固板的内侧面与承载筒内壁的弧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承载筒的外表面朝向无人机的侧面开设有以供无人机机臂卡入的方形槽。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外表面开设有三十组通风槽,三十组所述通风槽在防护框的外表面沿着防护框的弧度等距开设。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保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无人机飞行防撞保护结构,通过设置的防护框,实现了该装置的防护功能,使无人机在室外发生碰撞时,能避免旋翼损坏的情况发生,且防护框能阻挡树叶旋进在森林飞行的旋翼内,防止无人机失控,通过设置的缓冲垫,使防护框与外部物件磕碰后能够进行缓冲,减少对旋翼的影响,使旋翼依旧能保持旋转状态,便于工作人员调整无人机的飞行位置,使无人机不易脱落。
2、该无人机飞行防撞保护结构,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能够对防护框进行支撑,便于将防护框较为稳定的安置在旋翼处,第一防护板还能对长度较长的树枝等进行阻挡,提高了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承载筒和加固板,能够对防护框的底部进行支撑,使防护框较为稳定的安置在无人机上,使防护框受到磕碰后不易晃动,提高了无人机的抗冲击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喀什聚力扬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喀什聚力扬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289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取放餐具的厨房用消毒柜
- 下一篇:一种数据采集网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