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碳化硅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22809.4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69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武;王燕;姜会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盛世金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6 | 代理人: | 杨志胜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碳化硅 换热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耐腐蚀碳化硅换热器,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水管和出水管,且外筒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装置安装的支架,所述外筒的内部滑嵌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换热板,且各个换热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凝水入管和冷凝水出管,各所述换热板上均匀分布有一组第一换热片和一组第二换热片,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平行于外筒的两侧外壁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均贯穿连接槽设置,本方案,通过在外筒的内部设置板状的换热板,且待冷却水由外筒两端输送,与冷却水流向平行反向,利用在换热板上固定连接延伸至内外两侧的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和水平平行设置,保证换热的持续有效进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碳化硅换热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腐蚀碳化硅换热器。
背景技术
碳化硅换热器是一种利用碳化硅陶瓷材料作为传热介质的新型换热器;由于碳化硅陶瓷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高热导、高硬度、耐磨等优良特性,碳化硅陶瓷换热器适合高温、耐腐蚀环境的使用需求。
换热器中通常均匀阵列多个换热管,待冷却的水源由一端进入,在和换热管之间接触时,完成换热,经过冷却后的水源通过换热器的另一端输出,由于换热管采用光滑的管状结构,其和外部待冷却水源之间的接触面积有限,因此换热效果不佳,部分换热器为解决这一问题,选择在换热管的外壁上均分布设若干散热翅片,利用散热翅片和待冷却水源之间接触实现增大换热面的效果,但是由于散热翅片垂直于换热管轴线设置,与水流的流向垂直,导致翅片之间水流的流动效果较外部慢,因此部分没有得到换热的水源会直接流向后方,装置达不到预想的换热效果,同时由于翅片的设置,相邻管道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间距,导致装置的体积增大,不便于运输等。因此,为解决现有碳化硅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耐腐蚀碳化硅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耐腐蚀碳化硅换热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耐腐蚀碳化硅换热器,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水管和出水管,且外筒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装置安装的支架,所述外筒的内部滑嵌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换热板,且各个换热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凝水入管和冷凝水出管,各所述换热板上均匀分布有一组第一换热片和一组第二换热片,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平行于外筒的两侧外壁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均贯穿连接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冷凝水入管和入水管位于外筒的同一侧,所述冷凝水出管和出水管位于外筒的同一侧,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俯视面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冷凝水入管和冷凝水出管俯视面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换热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槽,且换热板通过两个连接槽分别和冷凝水入管、冷凝水出管之间连通设置。
优选的,每组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均设置有多个,且第一换热片的顶端延伸至换热板的上端面外侧,底端延伸至换热板的内部,第二换热片的顶端延伸至换热板的内部,底端延伸至换热板的下端面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的1/2宽度位于换热板的外侧,且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交错设置,上一所述换热板的第二换热片分别插接至下一换热板上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片之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在外筒的内部设置板状的换热板,且待冷却水由外筒两端输送,与冷却水流向平行反向,利用在换热板上固定连接延伸至内外两侧的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和水平平行设置,相较于现有的圆环状翅片,本装置换热片保证换热面积的同时,不会对水的流动造成影响,保证换热的持续有效进行;通过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之间错位设置,使得相邻两个换热板之间的换热片可以相互插接,从而有效缩减相邻两个换热板之间的间距,减小装置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耐腐蚀碳化硅换热器的等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22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