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18199.0 | 申请日: | 2022-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48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梦晓;罗筱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梦晓 |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B01D29/03;B01D29/35;C02F11/12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治理 河道 淤泥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座、支撑架的第一支撑板,所述减震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液分离结构,所述固液分离结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结构,所述固液分离结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清理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电机的驱动,带动转动杆的转动,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转动杆表面的推送螺旋挤压叶向前推送并挤压淤泥,当淤泥被推送挤压到过滤挤出头时,多余的水会通过过滤孔流出,脱水的淤泥就会到达挤出头,拧开螺纹密封盖从而挤出,从而,解决了如果不进行脱水处理,会极大的占用船体的内部存储空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河道的淤泥堆积的时候,就会堵塞河床,使得河道大坝的压力增加,水土流失严重,用一般的装置清理河道的淤泥的时候,淤泥里存在植物的根系以及石头等一类混杂较多的情况,或者淤泥在河床堆积后,会形成表面比较坚硬的淤泥层,导致河床的表面凹凸不平,此时,需要使用机器将淤泥挖起进行处理,因此,需要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来治理河道淤泥。
现有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都是将河底的淤泥与垃圾翻搅到水体表面,再通过机器将这些混合物挖掘上来,堆放在清理淤泥船中,但是在淤泥船使用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随淤泥一起被挖掘起,如果不进行脱水处理,会极大的占用船体的内部存储空间,降低工作效率,且现有的淤泥处理装置是将挖掘上来的混合物通过淤泥船运输堆放在固定位置,因为淤泥中夹杂水草类杂物,在进行清理时如果不清理干净,破坏环境,为此,提出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座、支撑架的第一支撑板,所述减震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液分离结构,所述固液分离结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结构,所述固液分离结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清理结构,所述固液分离结构包括与支撑架上表面固定连接的脱水筒,所述脱水筒的左端设置有过滤挤出头,所述过滤挤出头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所述挤出头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密封盖,所述脱水筒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送螺旋挤压叶。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右端贯穿脱水筒的右侧并固定连接与连轴器,所述第一减震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轴器与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与脱水筒表面固定连接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座。
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轴承座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贯穿进料斗的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进料斗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与转动杆固定连接的主动轮,所述搅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轮。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的表面搭接有皮带,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驱动,带动转动杆的转动,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主动轮的转动,通过主动轮的表面搭接有皮带,通过皮带与主动轮运动,带动从动轮运动,通过从动轮的运动,带动搅拌转轴的转动,通过搅拌转轴的转动,带动搅拌叶片的搅拌,通过搅拌,可以使淤泥混合物中的杂物与淤泥分离,再次通过滤网的过滤,将淤泥过滤的更加彻底,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淤泥处理装置是将挖掘上来的混合物通过淤泥船运输堆放在固定位置,因为淤泥中夹杂水草类杂物,在进行清理时如果不清理干净,,破坏环境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梦晓,未经林梦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181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送料机构、加料机及单晶生产系统
- 下一篇:光机组件以及投影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