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加工用下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05754.6 | 申请日: | 2022-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38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殷锡伟;孙敬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泰众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C5/14 | 分类号: | B28C5/14;B28C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铁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0 | 代理人: | 余晨浩 |
| 地址: | 27122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工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再生混凝土加工用下料装置,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用下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料口,箱体内部位于进料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开合组件;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转动连接于箱体外部一端且与开合组件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装置在对再生混凝土原料进行下料时,能够根据箱体的不同大小,对开合组件与进料口出料端的角度大小进行相应调节,能够改变再生混凝土原料的下料速率,避免原料过多而导致搅拌效果较差,影响再生混凝土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再生混凝土加工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
在进行再生混凝土的搅拌加工时,由于搅拌结构的大小固定,在进行混凝土的下料时,不能够根据搅拌结构的大小对下料口进行相应调节,导致搅拌效果较差,或出现原料造成下料口堵塞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加工用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混凝土加工用下料装置,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用下料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料口,箱体内部位于进料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开合组件,所述开合组件用于调节进料口的大小;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转动连接于箱体外部一端且与开合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开合组件运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合组件包括: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箱体内部位于进料口的一端;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开合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于箱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板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连接板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驱动件;
丝杆,所述丝杆设置在连接板的内侧端,丝杆的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丝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驱动件传动连接;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转动轴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与丝杆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内部位于地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于箱体内部靠近地面的一端且关于箱体对称设置,传动轴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片;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于传动轴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两传动齿轮之间啮合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外部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装置在对再生混凝土原料进行下料时,能够根据箱体的不同大小,对开合组件与进料口出料端的角度大小进行相应调节,能够改变再生混凝土原料的下料速率,避免原料过多而导致搅拌效果较差,影响再生混凝土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再生混凝土加工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泰众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新泰众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05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