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核电站乏燃料水池沸腾的环境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04890.3 | 申请日: | 2022-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50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安景;张丽芹;陆振国;李晓涛;吴斌;刘超;王江波;宋天涛;刘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7/00 | 分类号: | B01L7/00;B01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铖;卢淑艳 |
| 地址: | 51812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核电站 燃料 水池 沸腾 环境 试验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拟核电站乏燃料水池沸腾的环境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水箱100和补水水箱200;主水箱100包括上盖110、主体120、控制箱130,其中,主体120的内壁的上部设有多个凸台121,在凸台121上放置设备安装板122;被测设备400通过设备安装板122的通孔固定在设备安装板122上;设备安装板122的高度高于主体120内液体的最高水位;被测设备400包括电气部件410、连接部件420和探测部件430,电气部件410放置在主体120的外部;连接部件420设置在主体120内部,且设置位置高于设备安装板122;探测部件430设置位置低于设备安装板122,且探测部件430的至少一部分没入主体120内液体;在主体120的内部的底面上设有主加热管126和沸腾专用加热管127。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核电站乏燃料水池沸腾的环境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时,乏燃料水池内的水可能发生泄漏,而乏燃料的放射性余热可能会将水池内的水加热至沸腾。严重事故后不能立即补水,水池内长时间的水沸腾将会导致乏燃料厂房内存在有大量的高温水蒸气,极端条件下将会达到100℃、100%RH,并可能保持一百多个小时。因此,需对安装于乏燃料厂房内的电气设备进行长期高温水蒸气试验。当前可开展该项试验的设备是LOCA(Loss of Coolant Accident,失水事故)试验装置,但该装置按预定条件加温加压,造价高、试验费用昂贵。专利CN105806770A公开了一种发生高温高湿的仪表试验装置,包括高温炉、实验台和控制系统;高温炉包括内设有两端导通的内腔的高温炉炉体,内腔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加热装置,内腔的一端设置有仪表连接法兰,内腔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上设置有与内腔导通的烟气输送接头,内腔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装置;实验台设置于高温炉下部,高温炉通过高温炉固定装置固定在实验台上表面。该装置可以作为高温高湿试验装置,模拟现场高温环境。但是该装置具有以下问题:
1、试验台设置于高温炉下,试验台的高度受限,无法对垂直放置的较高的设备进行高温高湿试验;
2、该装置高温的产生是通过高温炉炉体内壁上的加热装置实现,实验台内的高温是利用与高温炉内腔导通的设置于输入管道一端的送风风机送入热空气,因此试验台内的加热温度受限,一般仅能达到60℃左右;
3、实验台内湿度的增加是通过加湿接头喷入,送入的是常温水蒸气,因此实验台内不能长久保持在高温水蒸气状态;
4、实验台内利用法兰固定待测实验设备,受安装限制,可用于实验的设备种类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拟核电站乏燃料水池沸腾的环境试验装置,能够保持恒温恒湿环境,提供一个因长期液体沸腾产生的真实高温水蒸气环境,同时满足不同种类试验设备的试验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模拟核电站乏燃料水池沸腾的环境试验装置,包括:主水箱100和补水水箱200,
所述主水箱100通过补水管道300与所述补水水箱200相连;
所述主水箱100包括上盖110、主体120、控制箱130,
其中,所述主体120的内壁的上部设有多个凸台121,在所述凸台121上放置设备安装板122;
被测设备400通过所述设备安装板122的通孔固定在所述设备安装板122上;
所述设备安装板122的高度高于所述主体120内液体的最高水位;
所述被测设备400包括电气部件410、连接部件420和探测部件430,
所述电气部件410放置在所述主体120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04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