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气体钻井排砂管线突然堵塞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99231.5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35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孟英峰;李红涛;陈一健;李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1/16 | 分类号: | E21B21/16;E21B21/07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气体 钻井 管线 突然 堵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气体钻井排砂管线突然堵塞的装置,包括储砂罐罐体(11),所述储砂罐罐体(11)通过引导管(8)与旋转控制头(4)相连接,所述引导管(8)与储砂罐罐体(11)之间设置有引导三通(9),所述引导三通(9)通过垂直引导管(10)与排砂管线(35)相连接;所述储砂罐罐体(11)通过排气管(31)与排砂管线(35)相连接;所述储砂罐罐体(11)内正对引导三通(9)的位置设置有翻板总成,通过翻板总成控制引导管(8)内的岩石颗粒进入储砂罐罐体(11),以免堵塞排砂管线(35)。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在油气勘探开发的气体钻井中,排砂管线(35)容易被突然堵塞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气体钻井排砂管线突然堵塞的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的气体钻井过程中,注入气体循环,钻头旋转,钻头在钻压的作用下连续破碎井底岩石,从而连续、稳定地产生很少量的岩屑和粉尘,这些少量的岩屑和粉尘被气流及时、稳定地携带出井筒。气流携带少量的岩屑和粉尘进入排砂管线,经排砂管线排至岩屑池,这种情况下排砂管线不会堵塞。
非正常的气体钻井过程中,井筒内可能会突然喷出大量的固体颗粒、粉尘、泥砂团块或油砂团块。这种井筒内突然产生大量固相颗粒的可能原因有:局部井壁的突然失稳,井底沉砂的突然启动,环空砂桥的突然崩溃,突然钻遇松散地层,钻入有水泥石碎块的固井口袋井段,有稀疏裂缝的致密砂岩气层的气性岩爆等等,尤其稀疏裂缝致密砂岩气层的气性岩爆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这些突然产生的大量固相颗粒物质,高浓度、密集地突然进入排砂管线,极有可能在排砂管线的拐弯处、盲肠处、缩径处、管内凸出物处造成堵塞。排砂管线堵塞后,会立即引起井口和排砂管线内的压力迅速升高,从而使排砂管线爆断或井口旋转头胶塞爆裂,这将引发重大事故甚至灾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气体钻井排砂管线突然堵塞的装置,以解决气体钻井过程中,排砂管线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止气体钻井排砂管线突然堵塞的装置,包括储砂罐罐体,所述储砂罐罐体通过引导管与旋转控制头相连接,所述引导管与储砂罐罐体之间设置有引导三通,所述引导三通通过垂直引导管与排砂管线相连接;所述储砂罐罐体通过排气管与排砂管线相连接;所述储砂罐罐体内正对引导三通的位置设置有翻板总成,通过翻板总成控制引导管内的岩石颗粒进入储砂罐罐体,以免堵塞排砂管线。
进一步的,所述翻板总成包括支座和翻板,所述翻板通过绞轴设置于支座上,所述翻板上设置有翻板舌裙,所述翻板舌裙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绞轴上还设置有配重球连杆,所述配重球连杆上设置有配重球。
进一步的,所述储砂罐罐体内还设置有翻板转角测量单元,所述翻板转角测量单元包括翻板转角传感器、翻板转角连杆和翻板转角连杆支撑筒,所述翻板转角传感器设置于翻板总成的翻板上,所述翻板转角传感器通过翻板转角数据线与翻板转角无线信号发生器相连接,通过翻板转角无线信号发生器将翻板的转动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进行显示,所述翻板转角数据线设置于翻板转角连杆内,所述翻板转角连杆一端与翻板相连接,另一端与翻板转角连杆支撑筒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板转角连杆上设置有翻板角度同步杆,所述翻板角度同步杆与翻板的转动是同步的,当翻板的转动角度达到预设限位角度时,所述翻板角度同步杆撞击到翻板开度限位器上无法进一步转动,所述翻板开度限位器设置于储砂罐罐体的显示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上还设置有翻板锁死机构,扳动翻板角度同步杆至翻板锁死机构的凹槽位置,并插入翻板锁死插销对翻板角度同步杆进行锁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99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