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进样器压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99093.0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5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姜宏梁;张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宏韧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4 | 分类号: | G01N30/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博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84 | 代理人: | 郭永娟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进样器压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进样器压瓶机构,包括:移动条轨、同心压瓶机构、进样针座以及活动安装于同心压瓶机构底面的若干同心夹杆,移动条轨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运动座,运动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同心压瓶机构顶面固定连接的进样驱动杆,同心压瓶机构包括驱动座、驱动电机、螺纹转轴和运动导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同心定位结构,利用多个同心夹杆在同心压瓶机构的驱动下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样品瓶的抱夹定位,将样品瓶推动至同心压瓶机构和进样针座的正下方从而进行下行扎针操作,在瓶体偏离较多超出作用范围内时远离同心夹杆的作用区域即无法进入进样针座下方,从而避免瓶体与针头的接触,保证针头不被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谱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进样器压瓶机构。
背景技术
液相色谱仪一般由高压输液泵、储液瓶、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废液缸、数据记录及处理装置组成。高压输液泵一端通过导管与储液瓶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管与进样器的进口连接,进样器的出口通过导管与色谱柱的进口连接,色谱柱的出口通过导管与检测器连接。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为:流动相装在储液瓶中,通过高压输液泵将流动相高压、稳定、连续不断地通过管路输入到液路系统中,混合样品从进样器中注入液路系统内并由高压输液泵输送来的高压、稳定、连续不断的流动相运载到色谱柱中。进样器是液相色谱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目前的进样器包括手动进样器和自动进样器两种,其中自动进样器由于具有进样速度快、进样准确度高、节省人力等优点,逐渐的替代了手动进样器。
压瓶组件是自动进样器实现扎针动作的主要部件,在进样针向下扎入样品瓶的过程中,压瓶组件首先接触到样品瓶的瓶盖并压住样品瓶,随后进样针再扎入样品瓶内进行进样动作。在自动进样器的实际使用中,常常发生进样针扎偏导致针被扎弯,或是进样针向下运动时受阻导致电机丢步而报错,而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有多种:压瓶组件无瓶体定位结构,在针下行运动中容易走偏且并无阻止针向下扎结构导致针头弯折损坏,且无任何定位手段导致针头与瓶口无法校对进样失败,存在一定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进样器压瓶机构,包括:移动条轨、同心压瓶机构、进样针座以及活动安装于同心压瓶机构底面的若干同心夹杆,所述移动条轨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运动座,所述运动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同心压瓶机构顶面固定连接的进样驱动杆,所述同心压瓶机构包括驱动座、驱动电机、螺纹转轴和运动导套,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驱动座的顶面且输出端与螺纹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运动导套滑动安装于驱动座的内部且套接于螺纹转轴的外侧,所述运动导套的底面固定连接联动座,所述同心夹杆活动安装于驱动座的底面且表面活动连接有牵引连杆,所述牵引连杆的另一端与联动座的表面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条轨和运动座为电磁驱动式滑轨滑块结构,所述进样驱动杆为电动伸缩杆结构,所述同心压瓶机构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物料传感器,所述物料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移动条轨、进样驱动杆和同心压瓶机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样针座固定安装于驱动座的底面,且进样针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给样泵,所述给样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固定于进样针座底面的针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针头位于同心压瓶机构的圆心轴线上,若干所述同心夹杆呈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于同心压瓶机构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同心压瓶机构和联动座的底面均设有与同心夹杆数量相等的铰耳,所述同心夹杆的顶端与同心压瓶机构底面铰耳转动连接,所述牵引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同心夹杆的表面和联动座底面的铰耳转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同心夹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抱夹块,所述抱夹块的内侧呈圆滑光面结构,所述抱夹块为聚四氯乙烯材质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宏韧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宏韧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99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线端子正位模块
- 下一篇:一种高速喷射精密脉冲驱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