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配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85982.1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19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魏宏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五环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4 | 分类号: | B28C5/14;B28C7/06;B28C7/00;B65D88/68 |
代理公司: | 苏州晶石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37 | 代理人: | 喻莎 |
地址: | 2113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配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凝土配料系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圆环,所述固定架通过三个固定圆环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进料仓,三个所述进料仓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下料管,三个所述下料管的外表面中部均设置有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固定架的内左壁下部和内右壁下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配料混合框,且配料混合框位于三个进料仓的下侧,所述配料混合框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配料混合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当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凝土配料系统,不仅能对已经配好比例的配料进行正常下料,还可将配好比例的各种配料能够更加充分的、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使得混凝土性能能够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混凝土配料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在进行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用配料装置对配料进行定量的配送,使得配料经过一定的配比后能得到高性能的混凝土,在现有的混凝土配料系统使用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弊端:1、一般的配料系统在对配料进行称重配好后,使得在下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现象,故而会影响配料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2、一般的混凝土制作配料在配比完成后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因各种配料之间存在体积差异,使得配料不能充分的混合,从而各种配料之间存在分层现象,故而会影响后续混凝土加工程序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配料系统,其具有混合充分,防堵塞的优点,从而保障混凝土配料的混合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混凝土配料系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圆环,所述固定架通过三个固定圆环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进料仓,三个所述进料仓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下料管,三个所述下料管的外表面中部均设置有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固定架的内左壁下部和内右壁下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配料混合框,且配料混合框位于三个进料仓的下侧,所述配料混合框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配料混合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当哐,所述配料混合框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混合装置,且搅拌混合装置的左部延伸至配料混合框内,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前壁和内后壁均开有限位滑槽,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防堵塞装置,且防堵塞装置与两个限位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框架的上端中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座,所述连接板座的前端左部和后端左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板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伺服电机,三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贯穿连接板座的上端并分别固定连接有转杆,三个所述转杆的外表面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大号搅动叶组,三个所述转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小号搅动叶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座分别通过两个滑块和两个限位滑槽与支撑框架滑动连接,三个所述大号搅动叶组和三个小号搅动叶组大小不同但结构相同,且三个大号搅动叶组和三个小号搅动叶组均共同位于三个进料仓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配料混合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贯穿配料混合框的右端上部并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左端设置有转轴,所述圆柱通过转轴与配料混合框活动连接,所述圆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搅拌叶组。
优选的,四个所述搅拌叶组呈垂直交错分布,四个所述搅拌叶组与配料混合框均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中部开有穿通的圆孔,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环形阵列的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叶,三个所述连接叶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板齿,所述连接块通过圆孔与圆柱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五环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五环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85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房空气循环及油烟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屏蔽胶条及一种逃生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