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络线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81535.9 | 申请日: | 2022-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90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江;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郭崎峰 | 
| 地址: | 31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线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线缆,包括橡胶外护套,所述橡胶外护套内设有若干呈等距分布的支护圈,若干支护圈与橡胶外护套之间夹持有防撞保护层,每个所述支护圈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架,同组设置的四个所述支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共同固定安装有内置空心管,所述内置空心管的外壁上贴附有若干线芯,若干所述线芯的外围填充有玻璃纤维绳填充层,所述玻璃纤维绳填充层的外部包覆有内侧双绞线屏蔽层,若干所述支护圈的内侧均贴附有外围双绞线屏蔽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线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线缆。
背景技术
网络线缆是从一个网络设备(例如计算机)连接到另外一个网络设备传递信息的介质,是网络的基本构件。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稳定,通常需要在线缆外护套与线芯之间的区域加装屏蔽层,能够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对信息传输造成的不良影响,该类型的屏蔽层大多数采用双绞线屏蔽层。
传统的网络线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直接将双绞线屏蔽层夹持设置在外护套与线芯之间的区域,若线缆受到外力挤压,易对线芯造成挤压,若线芯经常受到外部压力会影响其信号传输的稳定,因此在对线芯保护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鉴于此,我们提出能够提高对线芯保护效果且方便对线芯进行检测的一种网络线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提高对线芯保护效果且方便对线芯进行检测的一种网络线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网络线缆,包括橡胶外护套,所述橡胶外护套内设有若干呈等距分布的支护圈,若干支护圈与橡胶外护套之间夹持有防撞保护层,每个所述支护圈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架,同组设置的四个所述支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共同固定安装有内置空心管,所述内置空心管的外壁上贴附有若干线芯,若干所述线芯的外围填充有玻璃纤维绳填充层,所述玻璃纤维绳填充层的外部包覆有内侧双绞线屏蔽层,若干所述支护圈的内侧均贴附有外围双绞线屏蔽层。
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护圈、支架以及内置空心管均采用ABS树脂材料制成,所述外围双绞线屏蔽层和内侧双绞线屏蔽层在编织时与若干支架缠绕为一体,采用ABS树脂为材料的支护组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耐热性等,能够降低外力对线芯造成的挤压程度,明显能够加强对线芯的保护效果。
优选的,每个所述内置空心管上均开凿有四个探测孔,每个所述探测孔均位于相匹配的线芯的一侧,当线缆损坏需要检测时,可以将信号探测仪的探头插入内置空心管内,由于内置空心管上开凿有探测孔,能够让探头与线芯更加近距离接触,并且减少二者中间的障碍物,提高了其检测效果。
优选的,若干所述内置空心管的外部共同缠绕有油浸纸,所述油浸纸由长条形纸带呈斜向缠绕并包覆在若干内置空心管的外壁上,通过缠绕的油浸纸可以将多个内置空心管连接为一体,还可以防止填充材料落在相邻的内置空心管之间的缝隙中。
优选的,所述防撞保护层由若干圆柱形橡胶条组成,若干所述圆柱形橡胶条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并围成圆圈结构,采用注塑工艺将多个圆柱形橡胶条连接为一体,能够提高防撞保护层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外围双绞线屏蔽层与内侧双绞线屏蔽层中间填充有麻绳填充层,通过麻绳填充层可以增强线缆的抗拉强度,并且能够提高线缆的柔韧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支护圈、支架以及内置空心管组成的支护组件,可以对线缆内部的填充层起到支撑加固作用,在线缆受到外部压力时,在支护组件的支撑下,能够降低线芯受到的压力,配合防撞保护层的抗压作用,可以防止线芯受到压力而变形,有效提高了对线芯的保护性能。
2、若线缆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可以切断线缆的一端,将探测仪器的探头插入内置空心管中,通过内置空心管上开凿的探测孔,可以让探头直接接触线芯,避免二者之间存在大量填充物影响检测效果,该种检测方式,能够减少对线缆的破坏程度,有效提高了线芯检测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815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