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导缆线制备装置及超导线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76731.7 | 申请日: | 2022-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04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巩康康;蔡玲玲;马韬;金环;龙风;秦经刚;刘华军;黄勇;袁颂桢;石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集团上海超导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2/02 | 分类号: | H01B12/02;H01B1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荟萃 |
| 地址: | 2011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 缆线 制备 装置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导缆线制备装置和超导线缆。超导缆线制备装置包括:第一放卷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收绕基底带材;多个超导带材放线组件,每个超导带材放线组件均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二放卷机构和助焊剂涂覆设备;第一紧压结构,被配置为用于将多个超导带材压紧在基底带材上,以形成产品带材;焊接设备,沿产品带材的移动方向,第一紧压结构和焊接设备依次布置;产品收卷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与驱动件驱动连接的收线盘,焊接设备位于第一紧压结构和产品收卷机构之间,收线盘用于收卷焊接后的产品带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能够制备多根超导带材并联的超导缆线,以提高超导缆线的载流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导电缆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导缆线制备装置及超导线缆。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高温超导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制冷成本的降低,以及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性能和制备工艺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高温超导电力设备的制造和应用有了广阔的前景,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具有高载流能力、高不可逆场(可工作在强磁场下)、低损耗、很强的机械性能和潜在的低成本等优势,因此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成为最有可能在强电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的超导材料。但同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也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在平行和垂直于带材表面方向的磁场中载流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针对该特性有了多种超导导体结构的设计方法,来满足在超导强磁体、超导电机、超导电缆等强电设备的使用要求。
目前,主要的导体形式有TSTC纽绞堆叠电缆、CORC圆芯导体、Q-IS准各项同性、CroCo纽绞导体等,由于单根超导带材的载流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超导设备对于高磁场、高载流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导缆线制备装置及超导线缆,该装置能够制备具有多根超导带材的超导线缆,以满足实际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超导缆线制备装置,包括:第一放卷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收绕基底带材;多个超导带材放线组件,每个超导带材放线组件均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二放卷机构和助焊剂涂覆设备;第一紧压结构,被配置为用于将多个超导带材压紧在基底带材上,以形成产品带材;焊接设备,沿产品带材的移动方向,第一紧压结构和焊接设备依次布置;产品收卷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与驱动件驱动连接的收线盘,焊接设备位于第一紧压结构和产品收卷机构之间,收线盘用于收卷焊接后的产品带材。
进一步地,多个超导带材放线组件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超导缆线制备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和设在支撑架上的多个第一集成组件,多个第一集成组件与多个超导带材放线组件一一对应,第一集成组件具有用于供产品带材穿出的过线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集成组件还包括第二紧压结构,过线通道和第二紧压结构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沿水平方向,第二紧压结构被配置为能够将前一个超导带材放线组件放出的超导带材压紧在基底带材上,以使多个超导带材依次叠置在基底带材上。
进一步地,第一集成组件包括下盖和盖设在下盖上的上盖,第二紧压结构包括开设在下盖的上端面的装配槽以及设置在上盖的下端面的压块,压块与装配槽形成用于将超导带材压紧在基底带材上的挤压槽。
进一步地,沿基底带材的移动方向,多个第一集成组件的多个挤压槽的尺寸依次增大。
进一步地,上盖和下盖通过锁紧件连接,第一集成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锁紧件的外周,以对上盖施加使其朝向下盖运动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过线通道为通孔;或者,超导缆线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二集成组件,第二集成组件位于焊接设备的上游位置,以将多个超导带材压紧在基底带材上。
进一步地,超导缆线制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放卷机构和多个超导带材放线组件之间的校准件,校准件用于对第一放卷机构放出的基底带材进行校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集团上海超导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天集团上海超导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76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铲刀及卷烟机
- 下一篇:双系列热网水四级加热供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