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沟槽路面修复快速抹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70939.8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6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牟明俊;陈强;陈佐洪;李春杰;白乾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42 | 分类号: | E01C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槽 路面 修复 快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沟槽路面修复快速抹面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三叉形支架,三叉形支架包括竖杆、连接在竖杆底端向前延伸的前支杆及连接在竖杆底端向后延伸的后支杆;竖杆的顶端铰接有向后倾斜的推拉把手,前支杆上连接有前端抹平件,后支杆上连接有后端抹平件。前端抹平件包括矩形前抹平板、焊接矩形前抹平板上表面前端向后倾斜的挡板、连接在矩形前抹平板上表面的前辅助轮。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抹面方式费时费力、路面平整效果不好,施工功效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有涉及一种沟槽路面修复快速抹面装置。
背景技术
管网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管道往往需要将已修建完成的路面进行破除,埋设管道后再将路面进行恢复,传统施工工艺中,路面修复仅仅是依靠人工使用抹子对路面进行抹面,而管网工程往往施工距离较长,沟槽路面修复工作量大,路面修复工程需耗费较多时间及人力,路面平整效果也不好,且工人抹面修复过程中需要经常弯蹲及站立,作业较辛苦,施工功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沟槽路面修复快速抹面装置,解决现有抹面方式费时费力、路面平整效果不好,施工功效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沟槽路面修复快速抹面装置,包括三叉形支架,三叉形支架包括竖杆、连接在竖杆底端向前延伸的前支杆及连接在竖杆底端向后延伸的后支杆;竖杆的顶端铰接有向后倾斜的推拉把手,前支杆上连接有前端抹平件,后支杆上连接有后端抹平件。
前端抹平件包括矩形前抹平板、焊接矩形前抹平板上表面前端向后倾斜的挡板、连接在矩形前抹平板上表面的前辅助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推拉把手包括向外倾斜的斜管、焊接在斜管顶端的水平管及活动穿接在水平管内的握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斜管为φ50mm钢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三叉形支架和推拉把手通过螺栓铰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前辅助轮包括轴杆和设在轴杆两端的轮子。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轴杆通过U形卡固定在矩形前抹平板上表面,两个轮子位于矩形前抹平板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矩形前抹平板为长度80cm、宽度10cm、厚度2mm的钢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后端抹平件包括矩形后抹平板和连接在矩形后抹平板上表面的后辅助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后辅助轮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与前辅助轮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矩形后抹平板为长度80cm、宽度15cm、厚1mm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各管线路面修复时对混凝土路面的修复及抹面,对沟槽表面平整度较好,且路面修复施工效率高,节约人工,节约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沟槽路面修复快速抹面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沟槽路面修复快速抹面装置的立体图二。
附图标记:1—三叉形支架、2—推拉把手、3—前端抹平件、4—后端抹平件、3.1—矩形前抹平板、3.2—挡板、3.3—前辅助轮、4.1—矩形后抹平板、4.2—后辅助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709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患者护理用的辅助起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光纤的采煤机光电复合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