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67911.9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15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荣;林景水;李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07;H01M50/569;H01M50/209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唐燕玲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电芯组,各个电芯组通过多个汇流巴片串联,且各个汇流巴片将电池模组的输出的正负极导向电池模组的同一端,所述汇流巴片包括至少一个中断巴片和至少一个连续巴片,所述各个中断巴片断开,各个中断巴片断开的两端通过跳线或跨接件连接从而为连接连续巴片预留走线空间。可以看出,其通过各个汇流组件将输出的正负极导向电池模组的同一端,且通道中断巴片预留了连接各个连续巴片的走线空间,后期可以连接各个电芯以采集电芯状态或单独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当前电池模组多用于电动汽车及储能提供电能,传统的电池模组的总正和总负输出极通常设置于电池模组的相对两端,导致多个电池模组使用线束或铜排相互连接时存在连接复杂,并且需要较大安装空间的问题。
为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汇流件将总正和总负输出调节至电池模组的同一端,但各个汇流件往往相互遮挡走线的空间,导致后期无法连接各个电芯以采集电芯状态或单独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能为连接各个电芯预留走线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电芯组,各个电芯组通过多个汇流巴片串联,且各个汇流巴片将电池模组的输出的正负极导向电池模组的同一端,所述汇流巴片包括至少一个中断巴片和至少一个连续巴片,所述各个中断巴片断开,各个中断巴片断开的两端通过跳线或跨接件连接从而为连接连续巴片预留走线空间。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电池模组两侧的汇流巴片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各个中断巴片均从连续巴片朝向间隔的一侧进行走线。
进一步地,所述各个连续巴片均具有向内侧凸起的待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各个中断巴片的中断处正对着所述待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组包括第一电芯组、第二电芯组、第三电芯组、第四电芯组、第五电芯组、第六电芯组、第七电芯组和第八电芯组,第一电芯组的正极、第二电芯组的负极、第三电芯组的正极、第四电芯组的负极、第五电芯组的正极、第六电芯组的负极、第七电芯组的正极和第八电芯组的负极朝向电池模组的一侧,第一电芯组的负极、第二电芯组的正极、第三电芯组的负极、第四电芯组的正极、第五电芯组的负极、第六电芯组的正极、第七电芯组的负极和第八电芯组的正极朝向电池模组的另一侧;
所述连续巴片包括第一连续巴片、第二连续巴片、第三连续巴片、第四连续巴片、第五连续巴片,所述中断巴片包括第一中断巴片、第二中断巴片、第三中断巴片和第四中断巴片;
所述第一连续巴片连接第一电芯组的正极,其具有延伸出电池模组以作为电池模组的正极输出的正极延伸部,第二连续巴片连接第一电芯组的负极和第二电芯组的正极,第一中断巴片连接第二电芯组的负极和第五电芯组的正极,第三连续巴片连接第五电芯组的负极和第六电芯组的正极,第二中断巴片连接第六电芯组的负极和第八电芯组的正极,第四连续巴片连接第八端电芯组的负极和第七电芯组的正极,第三中断巴片连接第七电芯组的负极和第四电芯组的正极,第五连续巴片连接第四电芯组的负极和第三电芯组的正极,第四中断巴片连接第三电芯组的负极,并具有伸出电池模组的一端作为负极输出的负极延伸部,所述正极延伸部和负极延伸部延伸出电池模组的同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续巴片、第二连续巴片、第三连续巴片、第四连续巴片和第五连续巴片均为方形的金属巴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67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防监控生产用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灰库湿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