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乙炔尾气回收组合塔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54751.4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47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梅勇;王凯;王睿;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元联合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2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炔 尾气 回收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乙炔尾气回收组合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常压脱气塔与真空脱气塔,所述常压脱气塔的内部设置有填料,所述真空脱气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层泡罩,所述真空脱气塔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溶剂进口与气体出口,所述溶剂进口与常压脱气塔的底部连接,所述气体出口通过气体循环管路与常压脱气塔的中部连接;所述真空脱气塔的底部设置有溶剂出口,所述溶剂出口通过带有循环泵的溶剂自循环管路与真空脱气塔的塔身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乙炔进行高效、高纯度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乙炔解析回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乙炔尾气回收组合塔。
背景技术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可以用来制备氯乙烯、聚氯乙烯(PVC)和乙醛等,燃烧时产生的高温氧炔焰可用来切割或焊接金属,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物料。在我国,电石法生产乙炔占有比例达80%以上,其中多数采用湿法乙炔生产工艺,根据行业数据,湿法乙炔发生器排出的渣浆还含有250~400mg/L的乙炔气,如果这部分乙炔气随电石渣浆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也会产生安全隐患。随着国家对化工行业节能降耗与清洁生产标准的不断提升,以及能源价格的持续增加,如何降低装置生产能耗、保证原材料品质成为生产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且为了保障良好的大气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乙炔尾气回收装置是相关生产企业的必要抉择。
现有的乙炔尾气回收装置是通过设置独立的回收解析塔用于对含有乙炔的溶剂进行解析,使得溶剂中的乙炔析出。但是现有的回收解析塔存在回收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炔尾气回收组合塔,能够实现对乙炔的高效解析回收,同时有效提高回收乙炔的纯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乙炔尾气回收组合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常压脱气塔与真空脱气塔,所述常压脱气塔的内部设置有填料,所述真空脱气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层泡罩,所述真空脱气塔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溶剂进口与气体出口,所述溶剂进口与常压脱气塔的底部连接,所述气体出口通过气体循环管路与常压脱气塔的中部连接;所述真空脱气塔的底部设置有溶剂出口,所述溶剂出口通过带有循环泵的溶剂自循环管路与真空脱气塔的塔身连通。
经过吸收塔吸收处理后的混有乙炔气体的载气溶剂通过常压脱气塔的顶部进入常压脱气塔,由于常压脱气塔的内部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因此载气溶剂中的部分乙炔在温度和填料的作用下解析溢出,析出的乙炔气体排出常压脱气塔,而剩余的载气溶剂沉积至常压脱气塔的底部,并流向真空脱气塔顶部的溶剂进口,通过溶剂进口进入真空脱气塔。
在重力作用下,载气溶剂从上至下依次经过真空脱气塔内部的若干层泡罩,同时由于真空脱气塔内部的气压远远低于外部环境气压以及常压脱气塔内部的气压,使得载气溶剂内部的乙炔大量解析溢出。溢出的乙炔通过真空脱气塔顶部的气体出口进入气体循环管路,并通过气体循环管路回流至常压脱气塔,进行进一步解析,进而提高乙炔的纯度。真空脱气塔内析出乙炔后剩余的溶剂沉积至真空脱气塔的底部,然后通过带有循环泵的溶剂自循环管路从下至上输送至真空脱气塔的塔身,实现溶剂在真空脱气塔内部的自循环,进一步提升溶剂中乙炔的析出效果。
需要进一步的说明的是,填料塔与泡罩塔均为乙炔回收技术领域中常用的回收塔结构,且填料以及泡罩结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故常压脱气塔内部的填料结构以及真空脱气塔内部的泡罩结构,及其使用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常压脱气塔的中部设置有椎体结构,所述椎体结构包括小直径部以及设置在小直径部底部的大直径部,所述真空脱气塔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气体循环管路与小直径部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常压脱气塔的顶部设置有载气溶剂进口与乙炔气体出口,所述常压脱气塔的内侧顶部对应乙炔气体出口设置有旋流除雾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元联合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中元联合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547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水质快速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方巾纬编机